远水兼天涌,清秋入月来。
龙宫珠乍吐,鸾镜匣初开。
荡漾君山出,苍凉梦泽回。
买舟堪傍此,随意宿沙隈。
远水兼天涌,清秋入月来。
龙宫珠乍吐,鸾镜匣初开。
荡漾君山出,苍凉梦泽回。
买舟堪傍此,随意宿沙隈。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在秋月下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远水兼天涌”,以“兼天”二字,形象地展现了洞庭湖水波连天的广阔景象,给人一种浩渺无垠之感。“涌”字则生动描绘了湖水奔腾不息的状态,仿佛是大自然的力量在流动。
“清秋入月来”一句,将季节与月色巧妙结合,清冷的秋意与皎洁的月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接下来,“龙宫珠乍吐,鸾镜匣初开”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洞庭湖比作龙宫,湖面的波光粼粼如同龙宫中珠子的闪烁;同时,又将湖面比作鸾镜的匣子,月光如镜,照亮了整个湖面,仿佛打开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荡漾君山出,苍凉梦泽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动态美。君山从湖水中缓缓升起,与周围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梦泽的苍凉与君山的生机形成对比,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买舟堪傍此,随意宿沙隈”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美景旁乘坐小船,随心所欲地在岸边停留,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洞庭湖在秋月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
未任供舂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太官,百饼衒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