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入我病风手,玄云渰萋萋。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蜺。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入我病风手,玄云渰萋萋。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蜺。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试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书写时的心境和技法的展示。
“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这两句描绘了山石如同精心雕琢的玉器,而远处的云烟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
“入我病风手,玄云渰萋萋。” 这里,“病风”可能指的是作者当时身体不适,或是借以表达一种内心的情感状态。手中的笔蘸着墨汁,如同玄色云雾般流畅自如。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作者对书写的热爱和投入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好像在追寻某种美好的东西,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只知自己沉醉其中。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书写的线条比作蜡烛上的花纹和锻炼过的金属边缘,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笔触的轻盈与坚韧。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蜺。” “醉笔”形容书写时的自由自在,好像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作者通过这样的书法状态,捕捉到了自然界那种无为而治的美妙。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或同道中人的感激之情。在这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居所里,有知音者相伴,使作者感到温暖和欣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在书法上的造诣,更通过笔墨传达了他对艺术、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吁嗟憧憧之民兮,何终身不灵耶。
不能挥毫縻青天耀白日,胡为乎布衣韦带事读书。
不能坐穷庐运筹算,胡为乎骑马试剑轻其躯。
项籍耻作百夫勇,禹行舜趣犹贱儒。
惫乎四支愁五脏,不能成功竟何如,胡为乎直待临老空嗟吁。
盍归乎来,盍归乎来。长桥系白鲤,摆尾向天台。
风流李北海,雄望摩九垓。
长卿向穷时,尚为临邛咍。
北邙古墓空蒿莱,胡为乎须上黄金台。
晚晴紫翠溢平川,三十六峰凝霁烟。
匹练依稀分秀岭,玉虹摇曳舞危巅。
寒光定是连明汉,清气都疑贯九渊。
可笑夜来风吹后,乱沟斜涧亦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