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其七》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其七》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千里隋堤榆柳风,轻花薄荚正冥濛。

离情解逐仙舟去,欲过三江震泽东。

(0)
注释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隋堤:隋朝时修筑的大堤,这里泛指古代的大运河沿岸。
榆柳:榆树和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故乡。
轻花薄荚:指春天的花朵和豆荚,轻盈而数量众多。
冥濛:形容景色模糊不清或烟雾弥漫。
离情:离别的感情。
仙舟:神话中的仙人所乘的船,这里比喻快速离去的船只。
三江:长江、钱塘江和太湖的合称。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别称。
翻译
千里长的隋堤上,杨柳在微风中摇曳,轻盈的花朵和细小的豆荚笼罩在朦胧之中。
离别之情仿佛随着仙舟远去,想要横渡长江、钱塘江和太湖向东而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千里隋堤榆柳风”一句,以大气磅礴的景象展现了送行者的壮阔心胸和对远去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怀。“轻花薄荚正冥濛”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春日微风中柳絮飞扬之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离情解逐仙舟去”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离别的情感与行者渐远的形象结合,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水波荡漾的声音,感受到朋友之间割舍难分的情谊。而“欲过三江震泽东”则展现了送行者的豪情和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感情深厚,也表现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以及面对离别时那份无奈和祝愿。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则·其七十一

作贼心,过人胆,历历纵横对机感。

保福云门也垂鼻欺唇,翠岩长庆也脩眉映眼。

杜禅和,有何限,刚道意句一齐刬。

埋没自己也饮气吞声,带累先宗也面墙檐版。

(0)

凭宣教写真请赞

山林之姿,水月之像。

雷潜九地之中,春在百华之上。

随缘半合半开,分付全收全放。

渊默家风,纵横伎俩。

道超情也万法齐平,心出碍也十方通畅。

(0)

净居照长老写师像求赞

真乘无门兮佛佛道同,面壁有句兮祖祖心空。

静居方外,智入环中。借功明寂默,借伴入樊笼。

十方周匝,三世混融。

刹刹尘尘齐说法,见闻互换自相通。

(0)

次韵传道者过香林

松烟竹蔼细蹊通,清津白石寒珑璁。

艾禅真是甘蔗种,香林再吹薝卜风。

一溪冷引藩篱外,五老秀蹲怀抱中。

写目轩窗意幽远,淡然消息不雷同。

(0)

从首座画予于松石间求赞

孤坐默默,倚杖沉沉。

石怀云而无像,松啸风而有音。

应兮珠盘不拨而自转,湛兮玉井随汲而弥深。

诸尘不受兮十分清气,三际无寄兮一片閒心。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七

吾家种草古今难,针鼻才分度线端。

混处相期君把手,到时不与汝同盘。

却来大用纵横是,向去全功转侧看。

底事要凭师印可,轮回生死不相干。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