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悲欢,地经离合,黯然魂已都消。
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
一觉春明好梦,涵秋阁、翠耸晴郊。
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苕苕。
这番判袂,长笛里关山,木落风高。
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
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
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
天遣悲欢,地经离合,黯然魂已都消。
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
一觉春明好梦,涵秋阁、翠耸晴郊。
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苕苕。
这番判袂,长笛里关山,木落风高。
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
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
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
这首词以悲欢离合的情感线索,描绘了作者在远离都城后对亲朋姐妹的深深怀念。开篇"天遣悲欢,地经离合",表达了命运的无情安排和人事的变迁,奠定了感伤的基调。"黯然魂已都消",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哀愁。
"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通过回忆过去的团聚时光,对比现今的孤独,强化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作者借梦境中的春光明媚与现实中翠耸的晴郊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的无奈。
"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通过写景和设象,进一步渲染了寂寞的氛围,表达了对昔日共饮共诗的深深怀念。"苕苕"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随后的"长笛里关山,木落风高",则描绘了远方的关山阻隔和凄凉的秋景,增添了离别的苦涩。
"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流露出对轻易分别的懊悔,以及对思念之情无处寄托的无奈。"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表达了即使有书信往来,也无法替代面对面的交谈,加深了对相聚的渴望。最后,"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以泪水打湿鲛绡的形象,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内心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整体来看,左锡嘉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刻画,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离别的哀愁。
紫宸飞雪晓裴回,层阁重门雪照开。
九衢皛耀浮埃尽,千品差池贽帛来。
何处田中非种玉,谁家院里不生梅?
埋云翳景无穷已,因风落地吹还起。
先过翡翠宝房中,转入鸳鸯金殿里。
美人含笑出联翩,艳逸相轻斗容止。
罗衣点著浑是花,玉手抟来半成水。
奕奕纷纷何所如,顿忆杨园二月初。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书。
姑射山中符圣寿,芙蓉阙下降神车。
愿随睿泽流无限,长报丰年贵有馀。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
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
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沈浮。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绿衣整顿双栖起,红觜分明对语时。
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
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
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
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
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
四方称赏名已高,五陵车马无近远。
晴景悠扬三月天,桃花飘俎柳垂筵。
繁丝急管一时合,他垆邻肆何寂然。
主人无厌且专利,百斛须臾一壶费。
初醲后薄为大偷,饮者知名不知味。
深门潜酝客来稀,终岁醇醲味不移。
长安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