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鸾金背隐清光,中有开元堕马妆。
一线枕痕春色浅,夜来知是梦渔阳。
舞鸾金背隐清光,中有开元堕马妆。
一线枕痕春色浅,夜来知是梦渔阳。
此画描绘的是杨贵妃对镜梳妆的情景,细腻入微地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哀愁。"舞鸾金背隐清光",鸾鸟图案的金镜在柔和的光线中若隐若现,映衬出杨贵妃的华贵与神秘。"中有开元堕马妆",点明了画面的主题,即杨贵妃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所流行的堕马妆,一种略带慵懒、柔美的妆容风格,体现了她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时代风尚。
"一线枕痕春色浅",通过细微的枕痕,暗示了杨贵妃一夜未眠,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不仅表现了她对未来的忧虑,也反映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夜来知是梦渔阳",则进一步揭示了她梦境中的不安,渔阳是安禄山叛乱之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和家族命运的转折。
整幅作品通过细节的捕捉和情感的渲染,成功地将历史人物的个人命运与时代的动荡紧密相连,既展现了杨贵妃的美丽与哀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孙蕡以画家的视角,通过一幅对镜图,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
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
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途幸休明,栖集建薄质。
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
中饮顾昔心,怅焉若有失。
公子独忧生,丘垄擅馀名。
采樵枯树尽,犁田荒隧平。
宁追宴平乐,讵想谒承明。
旦余来锡命,兼言事结成。
飘遥河朔远,飐飙飓风鸣。
雁与云俱阵,沙将蓬共惊。
枯桑落古社,寒鸟归孤城。
陇水哀葭曲,渔阳惨鼓声。
离家来远客,安得不伤情。
玄霓临日谷,封蚁对云台。
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白沙如湿粉,莲花类洗杯。
惊乌洒翼度,湿雁断行来。
浮桥七星起,高堰六门开。
犹言祀蜀帝,即似望荆台。
厥田终上上,原野自莓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