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食笋》
《食笋》全文
宋 / 度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早笋自香美,欲食不得尝。

晚笋已恶臭,顿顿充庖浆。

蔬食苦不继,且复几其良。

陋巷有佳人,箪瓢不充肠。

其人久已死,至今有耿光。

所以天下士,贫者惟其常。

得失固了然,是非何较量。

大烹幸列鼎,嗟尔其勉强。

(0)
注释
早笋:早春竹笋。
香美:清香可口。
晚笋:晚春竹笋。
恶臭:难闻。
蔬食:素食。
继:持续。
陋巷:简陋小巷。
佳人:美人。
箪瓢:竹篮和瓢,代指简陋食物。
充肠:填饱肚子。
耿光:美德的光辉。
天下士:读书人。
贫者:贫穷的人。
固:本来。
较量:计较。
大烹:丰盛的宴席。
鼎:古代烹饪器具。
勉强:勉力坚持。
翻译
早春竹笋自然清香可口,想吃却无法品尝。
晚春竹笋已变得难闻,常常被用来做菜肴。
素食难以持续,只能暂时满足。
在简陋的小巷中,有个美人,虽生活清贫,食物简单,但精神充实。
那位美人早已离世,但她美好的品德仍被人铭记。
因此,天下的读书人,贫穷是常态。
对于得失,他们看得很清楚,不会计较世俗的是非。
虽然有时能享用丰盛的宴席,但他们更愿勉力坚持简朴。
鉴赏

这首诗以笋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贫富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慨。首句“早笋自香美”,描绘了新鲜竹笋的诱人香气,然而接下来“欲食不得尝”暗示了诗人可能因为贫困而无法享受这种美食。对比之下,“晚笋已恶臭,顿顿充庖浆”则揭示了贫困家庭日常生活的艰辛,即使是劣质的食物也常常成为唯一的选择。

诗人进一步指出,“蔬食苦不继,且复几其良”,强调了贫穷带来的食物匮乏,即使是简单的蔬菜也无法持续供应。接着,他借“陋巷有佳人,箪瓢不充肠”的典故,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即使生活困苦,那些有美德的人依然保持着精神的丰盈。

最后,诗人感慨“其人久已死,至今有耿光”,意在说明尽管那位贫寒却有德行的人已经去世,但其精神犹在,激励后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贫贱之士的敬仰,认为贫穷不应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真正的高洁在于道德品质而非物质财富。

整首诗通过食笋这一日常生活细节,寓言般地探讨了贫富之间的对比,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崇尚,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度正对于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度正
朝代:宋

宋合州人,字周卿,号性善。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国子监丞,极论李全必反,献镇压之策。官至礼部侍郎。尝从朱熹学。有《性善堂稿》。
猜你喜欢

冬日晚望

山鬼煖或呼,溪鱼寒不跳。

晚景愈堪观,危峰露残照。

(0)

更漏子

妾倚门,君上马。残月晓星犹挂。眉黛敛,泪珠凝。

别离多少情。翠翘横,云鬓乱。复入绮衾犹暖。

人独自,枕成双。争教不断肠。

(0)

句·其三

墙头霜下草,又作一番新。

(0)

句·其七

熊儿投□骥子扶。

(0)

别刘郎

一别已六载,相逢有馀哀。

公私两多事,灾病百相催。

无酒与君别,有怀向谁开。

深知百里远,肯为老夫来。

(0)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公诗端正道,亭亭如紫云。

落世不敢学,谓是诗中君。

独有黄太史,抱杓挹其尊。

韵出百家上,诵之心已醺。

黄钟毁少合,大裘摈不文。

世事如病耳,蚁斗作牛闻。

苦怀太史惠,养豹烟雨昏。

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