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驻马路将分,画省清歌不可闻。
南海自怜藜杖客,北山谁勒草堂文。
还家日月瞻丹阙,去国衣裳恋白云。
只恐秋深鸿雁少,天涯空自怅离群。
江边驻马路将分,画省清歌不可闻。
南海自怜藜杖客,北山谁勒草堂文。
还家日月瞻丹阙,去国衣裳恋白云。
只恐秋深鸿雁少,天涯空自怅离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留别薛考功仲常》。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感慨。
首联“江边驻马路将分,画省清歌不可闻。”写出了诗人站在江边,与即将离去的朋友道别的场景。江水悠悠,马蹄声声,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已至,而此时耳边却听不到往日朋友欢聚时的清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颔联“南海自怜藜杖客,北山谁勒草堂文。”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将自己比作南海边的藜杖客,孤独而寂寞;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薛考功的不舍,如同北山上的草堂文,难以忘怀。这两句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颈联“还家日月瞻丹阙,去国衣裳恋白云。”诗人想象自己归家后,每日仰望京城(丹阙),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眷恋;而离开国家时,身着的衣裳仿佛还带着白云的痕迹,象征着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只恐秋深鸿雁少,天涯空自怅离群。”诗人担心随着秋天的到来,鸿雁南飞,数量减少,自己也将像孤雁一样,远离人群,感到深深的孤独与失落。这一联以季节的变化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孤独生活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泼绿淋漓,残红狼藉。春归无迹。
罨画林塘,如今尽成碧。
重重翠幄,似障断、花开消息。难得。
晴日暖风,似江南寒食。依依绮陌。
天气清和,连朝弄春色。
韶光莫绊,却解伴、诗客岑寂。
丰姿依旧,何事无人追惜。
倩画图谁写,掩映向来词笔。
又听湖阴卧吹笛,十年人事真飘忽。
至人乘物游无穷,今我胡为但兀兀。
消尽回肠荡气中,中原落日看鸟没。
登高临深有所哀,回薄万古心无极。
几辈词流擅盛名,心光零乱同坠叶。
中路因循枉笑人,沉吟我亦嗟何及。
遥看芳草如有灵,神识超然入渺冥。
万里归来真一梦,寥天思远风泠泠。
怀人忆事非无故,侧身天地惊岁暮。
此意王郎知我深,高歌往往有神悟。
年去年来湖上行,偃蹇乾坤解送迎。
请看白日下垂处,尽是人间今古情。
马生私淑郎世宁,曾得百骏旧画稿。
及对真图诧神妙,晨摹暝追技进道。
想见从猎乌梁海,遍睹牧群逐水草。
传神绘影尽殊相,复起曹韩且倾倒。
此卷缩临仅太半,买玉得羊亦自好。
懋勤殿厨犹梦中,可能再见吾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