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溆金塘花落时,秋深梧子露垂枝。
织绡向夕摧成匹,锦上回文总是丝。
玉溆金塘花落时,秋深梧子露垂枝。
织绡向夕摧成匹,锦上回文总是丝。
这首《闺词》由明代诗人黎彭龄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女子在闺房中劳作的细腻画面。
首句“玉溆金塘花落时”,以“玉溆”和“金塘”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花落时”则直接点明了秋天的特征,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次句“秋深梧子露垂枝”,进一步深化了秋季的意象,梧桐树上的露珠如同晶莹的泪滴,垂挂在枝头,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女子内心的哀愁与思念。
“织绡向夕摧成匹”,描述了女子在黄昏时分,辛勤织布的情景。这里的“摧”字,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劳作的艰辛与时间的紧迫感,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一句“锦上回文总是丝”,巧妙地运用了“回文”这一古典文学中的独特形式,既是对女子智慧与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她内心情感的深层揭示。通过“锦上回文”,不仅展现了女子技艺的高超,也寓意着她对爱情或生活的深情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个深秋时节女子的劳作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女性形象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为愁烟岸老尘嚣,扶病呼儿斸翠苕。
秖道府中持简牍,不知林下访渔樵。
花盘小垡晴初压,叶拥疏篱冻未烧。
倚杖遍吟春照午,一池冰段几多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