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林间息万缘。
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
丹台已运阴阳火,碧简须雕次第仙。
想得雷平春色动,五芝烟甲又芊眠。
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林间息万缘。
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
丹台已运阴阳火,碧简须雕次第仙。
想得雷平春色动,五芝烟甲又芊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其二)》。诗中的意境与笔法颇具特色,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开篇两句“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林间息万缘”通过对比壶中之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这里,“壶中行坐”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自得的情怀,而“林间息万缘”则是对自然界无限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通过对玉佩和石头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质朴自然之物的喜爱。这里,“组绶”、“三品石”与“佩环”、“四公泉”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
中间两句“丹台已运阴阳火,碧简须雕次第仙”,则是在描写内心的修炼过程。这里,“丹台”与“阴阳火”暗示了道家修炼之法,而“碧简”、“雕次第仙”则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想得雷平春色动,五芝烟甲又芊眠”,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感。“雷平春色”、“五芝烟甲”与“芊眠”相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象征意味,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