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坐白石,相对如深山。
流水有时住,上人终日閒。
潭空倒鱼影,萍动摇花关。
林鸟隔溪噪,邻僧乞食还。
虚亭坐白石,相对如深山。
流水有时住,上人终日閒。
潭空倒鱼影,萍动摇花关。
林鸟隔溪噪,邻僧乞食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中景象。诗人彭孙贻以“虚亭坐白石,相对如深山”开篇,巧妙地将自己置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之中,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流水有时住,上人终日閒”两句,通过水的流动与僧人的闲适生活形成对比,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静谧与禅意。
“潭空倒鱼影,萍动摇花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潭水清澈见底,倒映着鱼儿的身影;而水面的浮萍轻轻摇曳,似乎触动了周围的花朵,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和谐美。最后,“林鸟隔溪噪,邻僧乞食还”则通过林间的鸟鸣和邻近僧人的日常活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细腻的描绘,以及对僧人生活状态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归宁的意境。
淡墨高垂两客名,夜归到膮腄难成。
却缘二喜添三喜,听得黄鹂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