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景彝秋兴》
《次韵和景彝秋兴》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日月机上梭,年华东注波。

未惊凉叶坠,已见白发多。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

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jǐngqiūxīng
sòng / méiyáochén

yuèshàngsuōniánhuádōngzhù

wèijīngliángzhuìjiànbáiduō

guīfāngjiàntiáogōngjiàn

biānshèngxiǎotáolìngnàipín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机上梭:比喻时光飞逝。
凉叶:秋天落叶。
白发:指代年龄增长。
牧马:放牧的马匹。
调弓:调整弓弦。
篱边:篱笆旁边。
晓菊:清晨的菊花。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
翻译
时光如梭在日月间穿梭,岁月匆匆如东逝波涛。
还没感到秋叶飘落的凉意,却发现鬓角白发已悄悄增多。
放牧的马匹归来时依然健壮,拉弓的力量也逐渐平和。
篱笆旁只有早晨的菊花残留,面对贫穷陶渊明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景彝秋兴》,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首句“日月机上梭”运用比喻,将日月比作织布机上的梭子,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如梭飞逝之快。接着,“年华东注波”进一步强调岁月如流水般不断东流,无法挽留。

“未惊凉叶坠”写出了季节更替,落叶无声无息,而诗人却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白发生增多,流露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叹。“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通过描绘壮年时的场景,与前文的衰老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活力的怀念。

最后两句“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诗人虽有欣赏篱下菊花的雅趣,但面对生活的贫困,却无能为力,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梅尧臣深沉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唐子畏画卷

黄茅渚头熨斗柄,唐子好奇曾屡游。

太湖烟景此绝胜,还许吾辈閒人收。

(0)

后峰

落日沧江返照来,江光倒射碧山隈。

山人爱听枫林响,月满柴门未肯回。

(0)

画屏红梅花二首·其二

罗浮山下月昏黄,曾倚春风试淡妆。

今夜画屏银烛冷,却啼红泪湿衣裳。

(0)

泊瓜洲

山寺清钟晓,江帆细雨秋。

瓜洲三日泊,不为阻风留。

(0)

和孙思和西庄联句韵

白云封石壁,修竹护村庄。

烟火长林外,笙歌古道傍。

谩论倾肺腑,兼得话农桑。

想象三时雨,依稀百合香。

人应誇二美,吾亦诧微长。

几日交欢地,真教尔汝忘。

(0)

送欧大行还朝

鸭绿江头送棹声,东风吹泪若为情。

人间离别伤今日,天上音容隔此生。

衡浦雁回惊远梦,洞庭春尽渺归程。

遥知万里相思处,南斗横斜片月明。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