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世路感离忧,江国谁怜远客愁。
谈笑便能投笔去,功名宁负抱书游。
疏砧城郭家家月,落叶篱门树树秋。
莫向淮阴吊韩信,汉庭元不吝封侯。
兵戈世路感离忧,江国谁怜远客愁。
谈笑便能投笔去,功名宁负抱书游。
疏砧城郭家家月,落叶篱门树树秋。
莫向淮阴吊韩信,汉庭元不吝封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战乱纷扰的世界,心中涌起的离别之痛与思乡之情。首联“兵戈世路感离忧,江国谁怜远客愁”直接点明主题,战争与漂泊的生活让诗人感到深深的忧伤,而这种情感似乎无人理解。颔联“谈笑便能投笔去,功名宁负抱书游”则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渴望通过读书实现功名,却又在谈笑间决定放弃这一切,投身于更为自由的生活。颈联“疏砧城郭家家月,落叶篱门树树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月光下的城郭、家家户户的砧声、秋风中的落叶和篱笆旁的树木,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尾联“莫向淮阴吊韩信,汉庭元不吝封侯”以历史典故收尾,借韩信的故事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讽刺,暗示即便才华横溢如韩信,在那个时代也难以得到应有的赏识与封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碧云日暮空徘徊。
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不在今人悲。
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
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