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今四纪,强半在城中。
画好能名世,文成拟送穷。
趋庭欢令子,勿药喜而翁。
昨夜灯前饮,清吟对阿同。
流年今四纪,强半在城中。
画好能名世,文成拟送穷。
趋庭欢令子,勿药喜而翁。
昨夜灯前饮,清吟对阿同。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名为《和石田自寿诗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于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回顾与感慨,以及对于家庭幸福与健康生活的向往。
首句“流年今四纪”,以“流年”形容时间的流逝,四纪即八十年,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过半的感慨。接着,“强半在城中”则点明了诗人大部分时光都在城市度过,可能暗含着对城市生活的某种反思或情感。
“画好能名世,文成拟送穷”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文学的追求与理想。他认为好的作品能够流传于世,甚至通过创作来摆脱困境,寄寓了对艺术力量的信仰。
“趋庭欢令子,勿药喜而翁”则转向家庭生活,表达了对子女的关爱与对健康长寿的祝愿。其中,“趋庭”出自《诗经》,原指孝顺父母,这里借指教育和陪伴子女成长;“勿药”则是希望家人无病无灾,健康平安。
最后,“昨夜灯前饮,清吟对阿同”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与友人在灯火下饮酒赋诗,享受着友情与艺术带来的乐趣。这里的“阿同”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时间、艺术、家庭和友情的深刻思考与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夙疴苦牵缠,旧学久废忘。
闭门老叔夜,慵惰古无上。
朋知音问绝,正复相觖望。
独馀思子心,砥柱阅寒浪。
作书往问讯,闻子亦微恙。
深怜三医勤,却叹五鬼妄。
新诗勤讽诵,渠魄自应丧。
吾侪晓天星,齿发已非壮。
羁孤寡会合,尚复困此障。
冲风战寒林,落日翳叠嶂。
轩车何来迟,为子倒家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