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场走豚犬,秋风偶先登。
乍闻亦欣然,门户或可冯。
双眉岂必蛾,谣诼从此兴。
兼复天雨雪,时时念凌兢。
记取未遘时,廓然泯爱憎。
名场走豚犬,秋风偶先登。
乍闻亦欣然,门户或可冯。
双眉岂必蛾,谣诼从此兴。
兼复天雨雪,时时念凌兢。
记取未遘时,廓然泯爱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岁暮即事杂言六章》中的第四章。诗中以“名场走豚犬”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在官场中奔走、迎合权贵的无奈与辛酸。接着,“秋风偶先登”一句,借秋风之喻,表达了诗人对暂时取得某种成就的欣喜,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不过是暂时的,未来仍充满变数。
“乍闻亦欣然,门户或可冯”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面对短暂的成功,诗人内心虽有喜悦,但也意识到这可能只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起点,需要不断努力才能稳固地位。接下来,“双眉岂必蛾,谣诼从此兴”则通过比喻,指出即便面对外界的非议和诽谤,也不能因此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强调了坚守自我、不为流言所动的重要性。
“兼复天雨雪,时时念凌兢”两句,以自然界的严冬景象象征人生的艰难时刻,提醒人们即使在困难时期,也应保持警惕,谨慎行事。最后,“记取未遘时,廓然泯爱憎”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未得志时的回忆,以及对爱恨情感的超脱,强调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宽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荣誉与挫折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
暑消冈舍清,闲语有馀情。
涧水生茶味,松风灭扇声。
远分临海雨,静觉掩山城。
此地秋吟苦,时来绕菊行。
孤征东岭表,冒雨一登临。
再拜烟雾霁,群峰奎壁森。
独山峰耸阁,中谷水鸣琴。
明山卉木翳,遥林云雾深。
瞻庙开明贶,平辽断秽祲。
神颫号万籁,列宿献千禽。
树尾扬旌帛,山头旋革金。
葵阳烘固介,华露润华簪。
鼎立峥嵘势,钟闻杳霭阴。
绾荷据口勾,掬水洗怀襟。
瀑石流觞咏,丰碑驻马吟。
三山香火地,万古帝王钦。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
丛石何纷糺,赤山复翕赩。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
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
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
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
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