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原同气,高卑特异形。
运行常不息,流动亦无停。
象纬昭天阙,容光小洞庭。
浮槎失南北,隐隐数峰青。
水月原同气,高卑特异形。
运行常不息,流动亦无停。
象纬昭天阙,容光小洞庭。
浮槎失南北,隐隐数峰青。
这首诗描绘了华容地区的夜月美景,通过“水月”这一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之美。
首句“水月原同气”,以“水”和“月”并提,暗示二者虽形态不同,却同属自然界的元素,共存于同一宇宙之中,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的关系。
“高卑特异形”则进一步阐述了“水”与“月”的形态差异,水在地表形成各种形态,而月则在天空展现出圆润之形,两者虽不同,却都具有独特的美。
“运行常不息,流动亦无停”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水的流动和月的运行描绘得生动形象,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运动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
“象纬昭天阙,容光小洞庭”中,“象纬”指的是星宿,这里借指月亮在夜空中的位置和光芒,与“天阙”(天宫)相对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小洞庭”则是对月光下湖面的生动描绘,仿佛整个湖面都被月光所照亮,显得格外宁静美丽。
“浮槎失南北,隐隐数峰青”最后两句,通过“浮槎”(漂浮的小舟)失去方向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夜晚月光下的朦胧景象,同时“隐隐数峰青”则描绘了远处山峰在月光下的轮廓,增添了一种深远的意境,使整幅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月”这一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院宇重重掩。醉沈沈、亭阴转午,绣帘高卷。
金鸭香浓喷宝篆,惊起雕梁语燕。
正一架、酴醾开遍。嫩萼梢头舒素脸。
似月娥、初试宫妆浅。风力嫩,异香软。
佳人无意拈针线。绕朱阑、六曲徘徊,为他留恋。
试把花心轻轻数,暗卜归期近远。
奈数了、依然重怨。把酒问春春不管。
枉教人、只恁空肠断。肠断处,怎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