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游雁山家字韵二首·其一》
《和人游雁山家字韵二首·其一》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北雁山中路诘曲,夕阳木杪见人家。

笋舆穿树惊霜叶,桐杖敲云损土花。

白雁秋高还荡顶,流萤月黑出檐牙。

匆匆但得皮肤耳,出外逢人莫浪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山中的一次游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氛围。首句“北雁山中路诘曲”点明了地点与行进的艰难,暗示了探索的不平凡。接着,“夕阳木杪见人家”一句,通过夕阳余晖映照在树梢间,隐约可见远处人家,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遥远的意境。

“笋舆穿树惊霜叶,桐杖敲云损土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细节。乘坐竹轿穿行于密林之中,霜叶被脚步惊动,桐杖轻敲云层,似乎触及到了云朵,又仿佛损伤了泥土上的花朵,这些细节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亲身体验到那份探索的乐趣与自然的和谐。

“白雁秋高还荡顶,流萤月黑出檐牙”则进一步展示了季节与时间的变化。秋天的白雁在高空中翱翔,流萤在月色下从屋檐间飞出,两种景象对比鲜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匆匆但得皮肤耳,出外逢人莫浪夸”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感慨。匆匆一游,只能留下肤浅的印象,对外人谈论时,不必夸大其词,言过其实。这不仅是对这次游历的总结,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珍惜真实体验,避免虚妄的炫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雁山之美,以及对自然、时间、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长相思.舟泊

片云留。片云流。水远山长客子愁。如何是尽头。

一孤洲。一孤舟。憔悴天涯黑敝裘。相思玳瑁楼。

(0)

浣溪沙.艳情

睡鸭凄清夜未眠。银荷低照象床边。

七襄锦被八蚕绵。

皋厌细拖执簟上,诺龙私贮绣襟前。

玉郎长得玉人怜。

(0)

万年枝.吴门春思

昔日高台,恨听歌未了,已见荆棘。

野堑低云,人道锦帆遗迹。

实袜花钗土蚀,记笑倚、东窗无力。

而今安在,乱峰荒寺,古碑谁识。天涯寒食。

正当那、落红万点,旅思凄恻。

门对垂杨,住久黄鹂认得。

愁泪不须沾臆,恐添注、太湖深黑。

醉时独啸,苍波东逝,斜阳西匿。

(0)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六

清明节,有客在天涯。

没个信音缘底事,可怜风雨宿谁家。远望一长嗟。

(0)

梅归山

披星介马身虽顿,拂水捎云意自閒。

历落层崖最幽处,支公不用买山钱。

(0)

禦儿舟中别朗公

月下谈深睡去迟,满身凉露夜何其。

鸡声未断钟声起,又是江头欲别时。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