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年枝.吴门春思》
《万年枝.吴门春思》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词牌: 喜迁莺

昔日高台,恨听歌未了,已见荆棘。

野堑低云,人道锦帆遗迹。

实袜花钗土蚀,记笑倚、东窗无力。

而今安在,乱峰荒寺,古碑谁识。天涯寒食。

正当那、落红万点,旅思凄恻。

门对垂杨,住久黄鹂认得。

愁泪不须沾臆,恐添注、太湖深黑。

醉时独啸,苍波东逝,斜阳西匿。

(0)
鉴赏

这首《万年枝·吴门春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吴门(即苏州)的哀婉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个人的愁绪。

开篇“昔日高台”,以“高台”为引子,暗示曾经的繁华与辉煌,然而“恨听歌未了,已见荆棘”,昔日的欢声笑语已成过眼云烟,取而代之的是荒凉与衰败。“野堑低云,人道锦帆遗迹”,通过描绘残破的遗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变迁的残酷。接下来,“实袜花钗土蚀,记笑倚、东窗无力”,将目光聚焦于更细微之处,通过“土蚀”的细节,展现了时间的侵蚀,以及曾经的欢愉如今只能化为回忆。“而今安在,乱峰荒寺,古碑谁识”,一句“乱峰荒寺”更是将画面推向了极致的荒凉,古碑无人识,仿佛连历史的记忆也逐渐模糊。

“天涯寒食”,点出时节,寒食节本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但在词人的笔下,却充满了孤独与哀愁。“正当那、落红万点,旅思凄恻”,落花满地,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远离家乡、孤身在外的旅人之思。“门对垂杨,住久黄鹂认得”,通过“黄鹂”的反复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熟悉,黄鹂似乎成为了见证者,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愁泪不须沾臆,恐添注、太湖深黑”,词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愁苦的情绪难以自抑,担心自己的泪水会加深太湖的黑暗,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无助。“醉时独啸,苍波东逝,斜阳西匿”,最后三句,词人试图在酒醉中寻求解脱,但面对东流的江水和西沉的夕阳,所有的努力都显得徒劳无功,最终只能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景色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沈谦对于过往繁华与当前衰败的深刻反思,以及在时间面前人类渺小与无力的感慨。词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忧思,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沈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正信希有分第六

棕林鸟共飞,一道转光辉。

痴人随物转,悟者发真机。

(0)

三昧诸颂·其三

千光一合圆如镜,万象森罗影现中。

此光大用如如体,道了桥成风月同。

(0)

空山·其二

空山一草庐,住来忘岁月。

孤身同梦幻,两鬓任霜雪。

纷纷蛮触争,颇若大琐屑。

予虽知其然,不欲有分别。

(0)

灵泉篇

高僧诵经经出泉,泉灵不许蛟龙眠。

湛湛长开古明镜,泠泠暗泻朱丝弦。

曾说煮茶甘入齿,为是心源功德水。

渊然千古无是非,遮莫放人来洗耳。

(0)

吾身·其二

趋时非好步,步步青山归。

眼界绝尘垢,耳根遗是非。

充肠草木实,被体云霞衣。

吾贫岂当念,吾愿已无违。

(0)

记梦

神清发幽梦,梦到仙人峰。

老仙启玄门,问我来何从。

仙发映山绿,仙颜眩日红。

高低种玉田,异植方茸茸。

里闾见翁媪,亦复非尘容。

鸡犬声相闻,略与桃源同。

云中飞仙人,缥缈如游龙。

遄征不可即,得非是乔松。

白云既变灭,仙軿亦无踪。

梦觉两何有,闻打西林钟。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