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光一合圆如镜,万象森罗影现中。
此光大用如如体,道了桥成风月同。
千光一合圆如镜,万象森罗影现中。
此光大用如如体,道了桥成风月同。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三昧诸颂》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月亮和镜子为比喻,形象地阐述了佛教中的"三昧"(即定慧合一的境界)和"大用如如体"的理念。"千光一合圆如镜"描绘了月光皎洁,如同一面圆满无瑕的镜子,反映出万物的影子,象征着心性的清澈与宇宙的和谐统一。"万象森罗影现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包容万象的广大视野。"此光大用如如体"则指出这种光明的本质,即空性与实相的合一,是修行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最后两句"道了桥成风月同",意味着当悟透了大道,就如同桥梁般连接了自我与世界,达到了身心与自然的和谐共融,风月无碍,心境如水。整首诗寓教于美,富有禅意。
星河耿耿漏绵绵,月闇灯微欲曙天。
转枕频伸书帐下,披裘箕踞火炉前。
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
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
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
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
窃慕棠棣篇,好乐和瑟琴。
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
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沈。
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
下有交颈兽,仰有双栖禽。
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襟。
良马知我悲,延颈对我吟。
昔为同池鱼,今为商与参。
往古皆欢遇,我独困于今。
弃置委天命,悠悠安可任。
池草不成梦,春眠听雨声。
吴蚕朝食叶,汉马夕归营。
花径红应满,溪桥绿渐平。
南园多酒伴,有约候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