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南来动绿蘋,北窗高卧上皇人。
君看小院千竿竹,较胜长安十丈尘。
一味南来动绿蘋,北窗高卧上皇人。
君看小院千竿竹,较胜长安十丈尘。
这首诗《风前睡》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微风中沉睡的情景,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一味南来动绿蘋”,以“一味”强调了风的单一属性,即来自南方,轻拂过水面,使得绿蘋(一种水生植物)轻轻摇曳,生动展现了风与自然界的互动,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次句“北窗高卧上皇人”,则将视角转向室内,描述了一位高卧于北窗之下的人物形象。这里的“上皇人”可能指的是帝王或尊贵之人,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与首句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
后两句“君看小院千竿竹,较胜长安十丈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小院中的千竿竹”与“长安的十丈尘”,不仅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清新与城市的喧嚣,更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而“十丈尘”则代表了繁华背后的浮躁与尘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烟霏雾结。拥宝钗十二,鬟影飘瞥。
一梦罗浮,碎佩零珰,定有翠禽能说。
萼华小谪瑶天渺。问几度、羊家风月。
莫破瓜、负了芳年,粉镜晓妆犹怯。谁点石螺冷黛。
瘦钿微、贴额刚近眉缬。
羌笛横飞,珠泪盈盈,金谷坠烟销歇。
佳人不见空延伫,想日暮、碧云初合。
倚竹间、短袖天寒,还未绿阴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