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踪到寺似投林,我与寒泉共一心。
坡老来如前日事,慈云閒作本山阴。
坚苍入骨嵌岩树,曲折沿流绕指琴。
未识诸天定何意,佛香遥送过前岑。
浮踪到寺似投林,我与寒泉共一心。
坡老来如前日事,慈云閒作本山阴。
坚苍入骨嵌岩树,曲折沿流绕指琴。
未识诸天定何意,佛香遥送过前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在八月二十七日再次来到龙井寺的所见所感。他将自己的行踪比作鸟儿归巢,表达了对寺庙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诗人回忆起坡老(苏轼)昔日的情景,仿佛历史重演,而寺庙的慈祥氛围如同山阴般宜人。他细致地描绘了山岩间的苍劲树木,以及溪流边的琴声回荡,暗示着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诗人疑惑天意难测,只能感受到佛香飘过山岭,传递着神秘而深沉的气息。整首诗以个人游历为线索,融入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禅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哲思。
汝奉全真,继分五祖,略将宗派称扬。
老君金口,亲付与西王。
圣母赐、东华教主,东华降、钟离承当。
传玄理,富春刘相,吕祖悟黄粱。
登仙弘誓愿,行缘甘水,复度重阳。
过山东游历,直至东洋。
见七朵金莲出水,丘刘谭马郝孙王。
吾门弟,天元庆会,万朵玉莲芳。
秋风秃林叶,却与鬓生华。
十年长短亭里,落日冷边笳。
飞雁白云千里,况是登山临水,无赖客思家。
独鹤归何晚,已后满林鸦。望蓬山,云海阔,浩无涯。
安期玉舄何处,袖有枣如瓜。
一笑那知许事,且看尊前故态,耳热眼生花。
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楂。
勘破荣华,提智剑、急逃生死。
要黜聪、隳体虚室,内专穷理。
绿水青山成伴侣,清风明月为知己。
得自歌自乐乐天真,真常美。胸襟静,神情喜。
从舒卷,恣行止。肖孤云野鹤,往来难拟。
释氏真风勤整顿,净除诸障如顽鄙。
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