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重山.道友求问》
《小重山.道友求问》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词  词牌: 小重山

养性休教起怒嗔。外身须认正,里头真。

日施方便做慈因。清凉至,只在气精神。

财色莫相亲。自然通大道,觉申申。

金丹结就出迷津。登云路,玉洞看长春。

(0)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小重山·道友求问》是一首禅宗道教修养的诗歌,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修心养性的道理。首句“养性休教起怒嗔”强调了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不发怒的重要性,体现了道教追求心境清静的修行理念。

接下来,“外身须认正,里头真”教导我们要注重外在行为的正当,同时更要修炼内心,追求真实的自我。诗人通过“日施方便做慈因”鼓励每日行善积德,以慈悲为怀,积累善果,达到内心的清凉与精神的饱满。

“清凉至,只在气精神”进一步说明,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活力是内在修行的结果,而非外在环境所能给予。然后诗人告诫“财色莫相亲”,暗示要摆脱物质欲望和情欲的束缚,以便通达大道。

最后,“自然通大道,觉申申”表达了通过自然的修行过程,可以逐渐领悟大道,达到觉醒的状态。结尾两句“金丹结就出迷津,登云路,玉洞看长春”则以炼丹成仙的隐喻,描绘出修行者通过内在修炼,最终超越世俗,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富有哲理,展现了道教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庄丞内子挽诗·其一

多门嫔贵族,何事喜摩诃。

清比顾家妇,达如凌行婆。

再来邻曲媪,独见女中娥。

委化虽云乐,潘郎鬓柰何。

(0)

陈节斋挽诗·其一

诸贤名并端平见,一老音存正始遗。

改纪重来时领袖,持荷独立右尊彝。

心忘世易身难乞,家著书多人少知。

省闼才辞留史馆,可怜便入八哀诗。

(0)

敲云问名氏·其一

避喧谁氏子,远近不知名。

踏雨来相问,敲云忽自惊。

空濛迷处所,剥啄访平生。

不是师严钓,应须学尹耕。

深山无户籍,虚谷答人声。

野服徐迎客,论文到月明。

(0)

为郎牧羊

卜式何为者,清班粉省郎。

不骑沙苑马,只牧上林羊。

谩诧窠名锦,何如屩曳芒。

含香休向阙,挟册且随臧。

列宿从嗤我,三星喜咏牂。

尚怀肥报国,抗疏欲烹桑。

(0)

杜宇呼名语

叫尽三巴月,凄凉杜宇声。

今人谁与语,故主自呼名。

啼血嗟何意,前身恨未平。

转喉曾有讳,弄舌似犹生。

姓字诸禽识,君臣易世轻。

提壶无意绪,醉魄谩飞鸣。

(0)

送吴司户之任

南州诧说才名早,到手青衫已二毛。

自守冰霜真铁汉,肯淹岁月待珠曹。

遥知玉节将争致,暂掌牙筹莫厌劳。

圣世怜才甄拔易,倚须去著锦宫袍。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