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相思.舟泊》
《长相思.舟泊》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长相思

片云留。片云流。水远山长客子愁。如何是尽头。

一孤洲。一孤舟。憔悴天涯黑敝裘。相思玳瑁楼。

(0)
鉴赏

这首《长相思·舟泊》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舟泊江面、云水交融的凄美画面,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片云留。片云流。”以动态的云彩起笔,既描绘了云的形态,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云的“留”与“流”,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无常和漂泊的无奈。接下来,“水远山长客子愁。”一句,将视线从天空拉回到大地,水天相连,山峦绵延,这一切都成为了游子心中愁绪的背景。这里的“客子愁”直接点明了主题,游子远离家乡,面对广阔的世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忧伤。

“如何是尽头。”这一问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归途的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一个可以停泊心灵的港湾,成为了游子最深切的愿望。紧接着,“一孤洲。一孤舟。”描绘出一幅更加孤独的画面,孤舟独泊于荒凉的孤洲之上,与四周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游子的孤独感。

“憔悴天涯黑敝裘。”一句,通过外貌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与疲惫的情感。天涯路远,衣衫破旧,形象地展现了游子在外奔波的艰辛与不易。最后,“相思玳瑁楼。”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深深思念。玳瑁楼,可能是指家中温暖的居所,或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眼前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乡之情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为游子的境遇感到同情与共鸣。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古意四首·其四

贤王悲坠屦,贤妇念遗簪。

重在不忘故,微物何所钦。

嗟我昔游友,云路扬徽音。

讵念宿昔好,弃掷各飞沈。

昔如胶投漆,今如辰与参。

桃李虽成蹊,谅无松柏心。

(0)

多丽.题余氏女子绣陈思洛神图为阮亭赋

问多情,今古谁堪雄长。

也无如、曹家天子,西陵台上虚帐。

更传闻、东阿子建,少年情绪骀荡。

水上明珠,波间翠羽,洛神一赋,神飞魂怆。

只一事、家王薄行,难对中郎将。

恐他日、黄须儿子,亦起非望。

又剪出、轻云态度,绣成流雪情状。

叹香闺、一双纤手,比似文心谁瑜亮。

便使当年,袁家新妇,自临明镜图娇样。

也还怕、传神阿堵,宛转须相让。

凝眸处、婀娜华容,千秋无恙。

(0)

满江红.咏雪叠韵八首·其二

连日微阴,梅花外、数声姑恶。

憔悴是、净持小女,儿家姓霍。

春梦昼寒偏易醒,鬓丝指冷应难约。

思沈沈、独自抱银筝,人猜著。钗梁燕,鞋帮雀。

簪处颤,移来却。看糁平鸳瓦,铺明红药。

沾湿怕污郎白马,玲珑不辨奴青钥。

问何时、乾鹊噪香奁,从天索。

(0)

点绛唇·其一忆儿鋐客长安

飒飒西风,轻烟细雨飞黄叶。云山千叠。

目断征尘绝。弱羽冲寒,也作天涯客。伤离别。

一生呜咽。直到头如雪。

(0)

河传.集词名

南浦。眉妩。极相思。大有杨枝柳枝。

浣纱满溪蝴蝶儿,西施。阳春玉漏迟。

辘轳金井丁香结。秋夜月。烛影摇红瞥。看花回。

上行杯。八归。笛家孤凤飞。

(0)

如梦令.寄外子客馆

正苦花深雾重。密字衔来青凤。

一字一明珠,照彻心心俱痛。如梦。如梦。

梦里将愁细种。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