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多丽.题余氏女子绣陈思洛神图为阮亭赋》
《多丽.题余氏女子绣陈思洛神图为阮亭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多丽   押[漾]韵

问多情,今古谁堪雄长。

也无如、曹家天子,西陵台上虚帐。

更传闻、东阿子建,少年情绪骀荡。

水上明珠,波间翠羽,洛神一赋,神飞魂怆。

只一事、家王薄行,难对中郎将。

恐他日、黄须儿子,亦起非望。

又剪出、轻云态度,绣成流雪情状。

叹香闺、一双纤手,比似文心谁瑜亮。

便使当年,袁家新妇,自临明镜图娇样。

也还怕、传神阿堵,宛转须相让。

凝眸处、婀娜华容,千秋无恙。

(0)
鉴赏

这首《多丽》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题余氏女子绣陈思洛神图为阮亭赋”为题,展现了词人对于古代文学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词中以“问多情,今古谁堪雄长”开篇,提出一个关于情感与才华的探讨,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接着,词人通过“也无如、曹家天子,西陵台上虚帐”和“更传闻、东阿子建,少年情绪骀荡”,对比了曹操和曹植两位历史上的文学巨匠,表达了对他们的赞赏与怀念。随后,词人描绘了洛神赋中的场景,“水上明珠,波间翠羽,洛神一赋,神飞魂怆”,展现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接下来,“只一事、家王薄行,难对中郎将”一句,词人通过“家王薄行”与“中郎将”的对比,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批判。紧接着,“恐他日、黄须儿子,亦起非望”则预示着对未来的担忧。词人继续以“又剪出、轻云态度,绣成流雪情状”描绘了女子绣品的精美,与前文的文学描述相呼应,展现了艺术与情感的交融。

“叹香闺、一双纤手,比似文心谁瑜亮”一句,词人赞美女子的手艺,并将其与文学才华相比较,表达了对女子技艺的高度评价。最后,“便使当年,袁家新妇,自临明镜图娇样。也还怕、传神阿堵,宛转须相让”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技艺与美的追求。词人在“凝眸处、婀娜华容,千秋无恙”中,以对女子美丽容貌的赞叹,结束了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陈维崧对于古代文学与艺术的深厚造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情感、才华、美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有感·其二

嫁女先邻近,谁言有远征。

长号辞母去,无力逐夫行。

颜貌销前日,忧虞送此生。

遥知膏野草,青冢祇虚名。

(0)

翠涛轩

松轩谁作翠涛扇,数聿丹青犹未乾。

江头曾记八月听,石上况得双株看。

己因吹万问天籁,还如后凋知岁寒。

清流一掬可洗耳,何时与子共盘桓。

(0)

四时花鸟图·其四梅花鲍老

红梅竹里报春光,双鸟依依恋夕阳。

自有天生好毛羽,当筵舞袖错教长。

(0)

刘耀卿画·其四

曾倚江亭看雁飞,梅花和雪亚荆扉。

客帆自向沙头落,不是山阴兴尽归。

(0)

寄才叔能

爱尔文章今擅场,天孙飘堕锦机张。

海东若道无奇士,僧中何为有此郎。

樱桃新荐忆相别,橘子初黄烦寄将。

䨥曹湖边读书处,向来弟子总升堂。

(0)

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三

有虞昔南狩,死葬苍梧山。

帝子泣幽怨,至今竹斑斑。

重华骨已朽,淳朴何时还。

我欲往从之,洞庭汨孱颜。

梦寐奠灵琐,怀椒候其间。

安得御风去,挥手谢人寰。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