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虽云寿,吾嗟未及期。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
幸处仁人里,叨膺国士知。
空馀恋轩想,况复九原悲。
八十虽云寿,吾嗟未及期。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
幸处仁人里,叨膺国士知。
空馀恋轩想,况复九原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廌所作,名为《范蜀公挽诗(其九)》。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无限哀伤,以及对那些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愿望的深深怀念。
“八十虽云寿,吾嗟未及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有限、时光易逝的感慨。即使到了传统意义上的长寿之年,依然感到自己的时日尚未到来,即便是那些曾经期待的美好时刻也未能亲临。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这里的“方之昔”指的是过去,而“卫武”则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缅怀,以及对于那些未能亲见、亲历的大事的无限遗憾。
“幸处仁人里,叨膺国士知”,这两句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温暖与支持。在诗人的描述中,即便是在一个充满善意和理解的人群之中,他也感到了某种幸运。这里的“仁人”、“国士”都是指那些有品德、有见识的良师益友。
“空馀恋轩想,况复九原悲”,诗人的情感在这两句达到高潮。他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和憧憬(轩想)仍旧怀念不已,而对于那些已经逝去的事物和时光,则是充满了深深的哀伤。九原,常指远古或遥远的地方,这里的“九原悲”则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一份无法超越的历史之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生命有限以及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粤峤山川,试屈指、古今豪杰。
数不到、南园十子,后先蛩蟨。
岭表三家成对峙,江南一调资提挈。
剩蒲泉、古月照残碑,栖灵穴。吟龙剑,霜威折。
屠狗辈,风流灭。望西台云暗,涕痕空雪。
公愤永沈精卫石,私恩一报冈陵帖。
到而今、正气郁行间,神虬结。
苇草传霜,残荷冒雨,白云随处安排。
文心藻思,入梦总成灰。
玉剪翻灯燕子,还消得、几遍徘徊。
空惆望,五陵狂客,残病到秋来。
风篁如醉,小山丛桂,罗绮绚霞裁。
更北窗深处,蕉影苔阶。
金粟愁关异代,谁招隐、花落花开。
孤吟罢,双双翡翠,常绕碧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