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咏镜》
《虞美人.咏镜》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香奁凉鉴蟠金兽,背压蛟螭钮。

玉人偏妒小菱花,惯是团圆两字、不如他。

翠鸾莫道心如铁,春笋曾提挈。

红尘涴处奈他何,我亦受人怜惜、为人磨。

(0)
鉴赏

这首《虞美人·咏镜》以女性的口吻,细腻地描绘了镜子的形态与情感。开篇“香奁凉鉴蟠金兽”,以“香奁”形容镜盒的华美,通过“凉鉴”二字,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仿佛镜子本身便能映照出主人内心的平静与高雅。“蟠金兽”则增添了镜盒的奢华感,金兽盘绕,更显尊贵。

接着,“背压蛟螭钮”一句,将镜子的背面比喻为蛟龙和螭龙的钮饰,不仅形象生动,也暗示了镜子背后隐藏的故事或秘密,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而“玉人偏妒小菱花,惯是团圆两字、不如他”,则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镜子与菱花(古代女子常用的装饰品)进行对比,表达了镜子对自身价值的自信与自豪,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因为“团圆两字”象征着团聚与和谐,但镜子却无法拥有这样的情感体验。

“翠鸾莫道心如铁,春笋曾提挈”,这里使用了“翠鸾”这一意象,进一步强调了镜子的珍贵与独特。翠鸾的心并非如铁般无情,它曾经承载过春笋的成长,意味着镜子虽为无生命之物,却也承载了无数故事与情感。最后,“红尘涴处奈他何,我亦受人怜惜、为人磨”,这两句揭示了镜子在世俗中的命运,无论是被尘埃玷污还是被人怜惜、磨砺,它都默默承受,体现了其坚韧与无私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镜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价值,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自我认知的主题,充满了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忧怀诗

北风烈烈动征旗,南国悠悠感我思。

属玉宫中香气满,黄金台畔漏声迟。

旧从丹阙陈书疏,忆向金吾别帝畿。

迁谪已无王国相,薄游犹有习家池。

肝肠最苦人难识,名姓空为众所知。

马援去家长作客,少陵生已不逢时。

近闻邸报频搔首,又遇边声早着眉。

虎帐兜鍪悬未得,柳营笳管梦堪疑。

将军挂印空如斗,节制谈兵正似棋。

肮脏征夫心不分,凄凉士卒色常饥。

铁衣自苦飘摇恨,綵缯谁争献纳仪。

马骨清高踰水岸,弓弦断绝挂林埘。

狼烟已作匈奴堠,鸟道斜张汉将旗。

幕府报功谁氏首,衰衣空泣道旁碑。

平生所学知何事,一日当涂乃尔为。

心畏权门蹲谷虎,意轻朝命薄霜枝。

败兵南诏翻称捷,失节东隅倒是奇。

总为人臣轻节义,遂令世道缺纲维。

怀奸自忍忘恩泽,结党何须及叛离。

甲第荧煌分苑树,登歌杳袅杂宫词。

南曹北馆皆门下,东贾西商尽指颐。

大内交游亲似水,禁中消息密于丝。

心希董卓黄金坞,手受留侯白玉卮。

尹氏世卿门赫奕,田鼢吏禄路逶迤。

揣摩几事惟林甫,窃弄威权傲李斯。

新进郎君荣曲宴,旧游将帅秉旌麾。

曹瞒为计如狐豕,司马之心在路歧。

曾受清朝三载禄,不甘邪党一毫欺。

春秋讨贼宣尼笔,宋室诛奸石介诗。

安得当朝忠义士,早除君侧九层危。

(0)

赠冯子哲五十

仙客看花五十春,玳筵星发燕佳辰。

玉杯斟酌长生酒,锦席昭回上德珍。

舞近南山同献寿,歌随夜月总娱宾。

愿君手植千章柏,记取年年祝颂新。

(0)

子仁子渐兄弟载酒远来愧以疏庸相废遂用怃然祗今东还复有日月之别又以旅泊无将以诗赠焉·其二

孤舟晓向三吴发,白帽宵从五泄分。

饱浴江山俱是学,坐摛云雾总成文。

(0)

子仁子渐兄弟载酒远来愧以疏庸相废遂用怃然祗今东还复有日月之别又以旅泊无将以诗赠焉·其一

杨郎鼓棹出江城,江日江波紫雾明。

细雨欲沾行处湿,长风应解别离情。

(0)

送萧别驾赴云中

马上相逢道别离,据鞍抽笔一题诗。

总令万里滇南去,只记连镳蓟北时。

(0)

赠傅应台中丞自江右移镇关中二首·其二

秦中花鸟旧来那,比岁春风半入河。

陛下宵衣西顾切,诸军卧甲北征多。

应知赤舄能分陜,不待楼船已伏波。

慎勿轻驰太原卒,边人久唱陇西歌。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