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幡摇影入檐楹,閒馆依迟心迹清。
朅忆前年觅吟处,初韶浅腊景相争。
风幡摇影入檐楹,閒馆依迟心迹清。
朅忆前年觅吟处,初韶浅腊景相争。
这首诗描绘了弘恩寺内的一番宁静与清幽之景。诗人以“风幡摇影入檐楹”开篇,生动地展现了风吹幡动,光影交错,投射在屋檐与柱楹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动态的画面感。接着,“閒馆依迟心迹清”,进一步点明了环境的闲适与内心的宁静,仿佛在这片静谧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
“朅忆前年觅吟处,初韶浅腊景相争。”这两句则通过回忆的方式,将时间的跨度拉长,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景象。前年寻找吟诗之地时,正是春意初生、冬末春初之际,那时的景色与眼前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弘恩寺内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追求。
我居田野间,籴米如赁佣。
晴天得晒暴,雨日还燎烘。
昼役薪水事,故尝多夜舂。
簸之有馀谷,再以瓶罍充。
时时付手碓,玉粒胜腐红。
三年食官仓,尘土填腹胸。
归乃值岁歉,半菽了不供。
糊口于四方,指囷其谁逢。
啼号暂远耳,梦寐深有攻。
宦游竟何得,不如学为农。
水旱纵莫逃,穮蓘年会丰。
因闻村舂声,竟晓成噞喁。
春风桃李花,开落几许时。
谅彼松柏质,动有千岁期。
舅氏早负名,不作窈窕姿。
冰霜饱摧剥,未觉明堂迟。
小休朱两轓,四牡已载驰。
敛散有常度,刺举由我施。
过家得上冢,偃薄宁久为。
又意汉廷上,鼓舞须厥辞。
文章岂憎命,穷人讵因时。
贱子盍自勉,毋庸罪毛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