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子抢风过太湖,水云行尽是东吴。
阿谁坐理青丝网,遮得松江巨口鲈。
艇子抢风过太湖,水云行尽是东吴。
阿谁坐理青丝网,遮得松江巨口鲈。
这首明代诗人汪广洋的《东吴棹歌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艇子抢风过太湖”生动展现了船夫驾舟在强劲风中疾驰而过太湖的情景,富有动态感和速度感。"抢风"一词形象地刻画了船只逆风行驶的艰难与勇猛。
次句“水云行尽是东吴”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读者带入烟波浩渺的太湖之后,展现出连绵不断的水天一色,象征着东吴广袤的地域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最后两句“阿谁坐理青丝网,遮得松江巨口鲈”则转而聚焦于渔人或渔家生活。"阿谁"即是谁,询问的是那人在忙碌地编织青丝渔网,暗示着渔民们辛勤的劳作。"遮得松江巨口鲈"则借松江出名的大鲈鱼,寓意丰收和富饶,同时也暗含了对渔家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馈赠的感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湖的壮丽景色和渔民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东吴地区独特的水乡风貌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笑英雄、无计拨闲愁,安得谓雄哉。
尽猢狲戏弄,山魈伎俩,触目伤怀。
只为聪明些子,瞒不过灵台。
故把眉峰上,叠起愁堆。
不恨人情崄巇,恨天公生我,不作痴呆。
谨陈蔬献酒,稽首向天街。
愿从今、不闻不见,与海鸥、相狎莫相猜。
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