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颠酒渴动逢魔,中夜悲心入寤歌。
尺锦才情还割截,死灰心事尚消磨。
鱼鳞云断天凝黛,蠡壳窗稀月逗梭。
深夜烛奴相对语,不知流泪是谁多。
诗颠酒渴动逢魔,中夜悲心入寤歌。
尺锦才情还割截,死灰心事尚消磨。
鱼鳞云断天凝黛,蠡壳窗稀月逗梭。
深夜烛奴相对语,不知流泪是谁多。
此诗《夜起》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联“诗颠酒渴动逢魔,中夜悲心入寤歌”,开篇即以“诗颠酒渴”描绘诗人创作时的狂热状态,与“逢魔”形成对比,暗示创作过程中的困扰与挑战。而“中夜悲心入寤歌”则揭示了诗人深夜难眠,内心充满悲凉的情绪,通过歌唱来排遣这份孤独与忧郁。
颔联“尺锦才情还割截,死灰心事尚消磨”,进一步展现诗人的才华与情感。这里“尺锦”比喻诗人的才华,“割截”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才华的自我雕琢与磨砺,而“死灰心事”则表明诗人内心的坚持与不灭,即使在看似绝望的情况下,依然不断磨砺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颈联“鱼鳞云断天凝黛,蠡壳窗稀月逗梭”,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鱼鳞般的云层与凝重的黛色天空,以及稀疏的月光透过蠡壳状的窗户,交织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尾联“深夜烛奴相对语,不知流泪是谁多”,将场景聚焦于深夜的烛光下,诗人与烛火似乎在进行着对话。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深夜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生命、情感的深刻感悟。最后一句“不知流泪是谁多”则以疑问的形式,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整体而言,《夜起》一诗通过对诗人深夜创作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内心体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黄景仁诗歌创作中的佳作。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
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
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
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香街。飘水佩。
闻道花时,开遍祠门外。
旧内钩斜,南朝脂井,应笑此湖清太。
红颜尽成庙食,命薄生前何害。
柳丝待,待系船重到,绿云如海。
维暮之春,与客携壶,共寻翠微。
看三峰仙掌,岳莲拄笏,一陂环玉,瑶佩鸣溪。
墨竹留痕,岕茶知味,望古兴怀谁与归。
徘徊久,渐金精雾合,蠃石云迷。依稀鹤驾灵飞。
指岫幌萝扃仙可期。
笑丹砂勾漏,宰官徒现,冰衔阳朔,山水方滋。
诗补丽英,堂荒九子,赋罢高丘歌采薇。
从吾好,待遨游五岳,归卧峨眉。
香尘渐歇。记登楼昨夜,将别还惜。
寒雨横江不断,共人呜咽。
柔衾直泥更残语,奈催人、晓风凄切。
泪痕襟上,啼声眼底,孤棹轻发。几回首、云屯海立。
任危浪惊涛,惟思颜色。何处明朝此去,梦遥天隔。
离情欲绾愁无计,况孤眠、滋味谁说。
枕头钗画,时时重认,臂痕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