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暮之春,与客携壶,共寻翠微。
看三峰仙掌,岳莲拄笏,一陂环玉,瑶佩鸣溪。
墨竹留痕,岕茶知味,望古兴怀谁与归。
徘徊久,渐金精雾合,蠃石云迷。依稀鹤驾灵飞。
指岫幌萝扃仙可期。
笑丹砂勾漏,宰官徒现,冰衔阳朔,山水方滋。
诗补丽英,堂荒九子,赋罢高丘歌采薇。
从吾好,待遨游五岳,归卧峨眉。
维暮之春,与客携壶,共寻翠微。
看三峰仙掌,岳莲拄笏,一陂环玉,瑶佩鸣溪。
墨竹留痕,岕茶知味,望古兴怀谁与归。
徘徊久,渐金精雾合,蠃石云迷。依稀鹤驾灵飞。
指岫幌萝扃仙可期。
笑丹砂勾漏,宰官徒现,冰衔阳朔,山水方滋。
诗补丽英,堂荒九子,赋罢高丘歌采薇。
从吾好,待遨游五岳,归卧峨眉。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与友人吴述先一同携带酒壶,游历金精翠微之地的景象。他们欣赏着如仙人掌般挺立的山峰,以及如玉环般环绕的池塘,溪流中似有瑶佩轻响。墨竹的痕迹和岕茶的香气引发了对古代的追思,他们感叹无人共享这份悠然之情,只能在雾气和石景中徘徊。
接着,词人想象着仙鹤飞翔,指向隐秘的洞穴,似乎能期待与仙人相遇。他笑谈丹砂修炼之事,指出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只是空想,而山水间的生命活力更为真实。他们以诗文赞美自然之美,感叹九子台的荒芜,吟唱起《采薇》这样的古歌,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跟随内心的喜好,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遍游五岳,最终归隐于峨眉山,过上宁静的生活。整首词意境优美,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感慨和个人志向,展现出作者对山水风月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理想。
郢客高歌,犹未睹、阳春一曲。
多应是、连城有价,閟藏华屋。
但使章台无异意,何妨一见邯郸玉。
料锦囊、随客泛东溪,凌波绿。难独唱,篱边菊。
谁与咏,阶前竹。想秋光不久,又成虚辱。
过雁不知蛩有恨,行夔应笑蚿无足。
愿为予、落笔走盘珠,争圆熟。
阆风老人五十九,白头饥冻荒山走。
偶然脱命得生还,闾里相看惊老丑。
今朝初度最可怜,五子三孙在眼前。
老妻欲作无面饼,问讯鸡娘渠未肯。
海水潮小未登鱼,霜后黄柑亦自疏。
穷人作事天不与,只有红梅相媚妩。
为渠一笑买村酤,老夫自歌稚子舞。
明年六十更可歌,大乱不死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