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客高歌,犹未睹、阳春一曲。
多应是、连城有价,閟藏华屋。
但使章台无异意,何妨一见邯郸玉。
料锦囊、随客泛东溪,凌波绿。难独唱,篱边菊。
谁与咏,阶前竹。想秋光不久,又成虚辱。
过雁不知蛩有恨,行夔应笑蚿无足。
愿为予、落笔走盘珠,争圆熟。
郢客高歌,犹未睹、阳春一曲。
多应是、连城有价,閟藏华屋。
但使章台无异意,何妨一见邯郸玉。
料锦囊、随客泛东溪,凌波绿。难独唱,篱边菊。
谁与咏,阶前竹。想秋光不久,又成虚辱。
过雁不知蛩有恨,行夔应笑蚿无足。
愿为予、落笔走盘珠,争圆熟。
这首《满江红·其三》是宋代词人葛郯的作品。词中以郢客未闻阳春白雪之喻,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珍视。"连城有价,閟藏华屋"描绘了这些艺术珍品的珍贵和被妥善收藏。接着,词人借章台、邯郸玉和锦囊泛溪的意象,展现了对艺术传播和欣赏的渴望,希望能让更多人领略其美。
"难独唱,篱边菊。谁与咏,阶前竹"四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孤独中寻求知音的心情,暗示艺术欣赏需要共鸣。"想秋光不久,又成虚辱"则流露出时光易逝、佳作易被遗忘的忧虑。
最后,词人借用过雁、行夔、蚿的典故,寓言自己希望能如落笔生花般,将艺术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达到技艺的圆熟境地。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体现了词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