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为送催行雨。涨没滩痕无觅处。
粤娘十八踏谣声,远和寒村鸣夜杵。
朝来武索寻前路。暮抵虔州听歌舞。
十年心事问琼花,莫向征人谈别绪。
东风为送催行雨。涨没滩痕无觅处。
粤娘十八踏谣声,远和寒村鸣夜杵。
朝来武索寻前路。暮抵虔州听歌舞。
十年心事问琼花,莫向征人谈别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东风中航行,雨水如催促行者的乐章,江水上涨淹没滩痕,不见旧迹。他回忆起十八岁的粤娘踏着谣歌,声音与远处寒村的夜杵声交织,形成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清晨,他继续追寻往昔的道路,傍晚时分抵达虔州,沉浸于音乐和舞蹈中暂时忘却忧愁。诗人感慨万分,十年心事尽在不言中,只愿琼花能理解他的心境,不愿向戍边的士兵诉说离别的伤感。整体上,这首词以景抒情,寓情于事,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君家迩来妙人物,叔父风流更超绝。
中兴天子搜群材,龙虎同年收羯末。
我识君家铁面公,当年作赋声摩空。
君今祖袭乃复尔,自出机杼成家风。
惠我新编盈大轴,武库五兵森在目。
纵横璀璨不知名,玄圃昆山皆积玉。
文章磨治欲无瑕,要如春风开百花。
笔端著力觑天巧,自我秀发成嘉葩。
老人年六十,生理常刺促。
归无一棱田,此事乱心曲。
妻孥渺相望,幼稚炯在目。
师今遇龟溪,山水无尽绿。
石壁严宝坊,泉甘宜杞菊。
但恐斋厨空,眼饱不救腹。
并山行径微,草露湿人足。
师访老人家,门前有修竹。
黝奴生长西南夷,朅来中国蒙公知。
提携十年行万里,宠爱肯为新人移。
但愿结发为玄妻,不愿能歌名雪儿。
夜寒僮仆尽僵缩,我独妩媚呈馀姿。
只惭家世不可考,辩舌推源烦惠施。
苦言泸水异京水,生女那复白如脂。
或疑乌几定乃祖,又言黑貂为姆师。
托身似与青女约,荐枕常须黄妳随。
长伸两脚得安卧,莫作杜老怜腰支。
他年老朽幸勿弃,从来弱质不自持。
贤哉翁诗善名我,不须更换昆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