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去金陵,道里何其邈。
俱为江东郡,各在天一角。
君行宁知远,我住若有缚。
何以见相思,书来不嫌数。
上饶去金陵,道里何其邈。
俱为江东郡,各在天一角。
君行宁知远,我住若有缚。
何以见相思,书来不嫌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昭礼还金陵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彼此相思之情的抒发。诗中通过描绘上饶与金陵两地之间的遥远距离,以及各自身处江东郡的不同角落,展现了离别后的空间隔阂。诗人关切地询问友人旅途是否遥远,同时表达出自己虽然居住在一个地方,却感到仿佛被束缚,无法自由前往相见,以此强调了思念之深。
"上饶去金陵,道里何其邈",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两地间的遥远路程,"邈"字形象地表现出距离的辽阔。接下来的"俱为江东郡,各在天一角",进一步强调了各自地理位置的偏远,暗示了相隔的困难。
"君行宁知远,我住若有缚",诗人关心友人旅途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不能随行而产生的束缚感。最后两句"何以见相思,书来不嫌数",则直接表达了通过频繁通信来寄托相思之情的决心,即使书信频繁也不觉得厌烦,体现出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空间距离的描绘和对通信的期待,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人生百年内,仅有百回春。
若遭万日劫,倏忽成灰尘。
古人爱春光,可以怡心神。
是春无内外,天地为一身。
何哉浴沂子,暮春六七人。
我游坐迟暮,不见春花妍。
大夏草木盛,生意瀰乾坤。
何以瀰乾坤,四时本同原。
吾以观源泉,啸歌人不闻。
世有好直者,直行悲途穷。
直视不仰天,直立不俯躬。
若有用直者,如绳无曲木。
如弦有高音,如矢利于镞。
或有徒直者,心不藏丝毫。
与人无可否,于物忘卑高。
我直异于是,用一而化二。
生理本不回,修之敬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