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鹤仙》
《瑞鹤仙》全文
明 / 张肯   形式: 词  词牌: 瑞鹤仙

盈盈罗袜。移芳步淩波,缓踏明月。

清漪照影,玉容凝素,鬓横金凤,裙拖翠缬。

渺渺澄江半涉。晚风生,寒料峭,消瘦想愁怯。

我僭为兄,山矾为弟,也同奇绝。

馀芬剩馥,尚熏透、霞绡重叠。

春心未展,閒情在、两鬓眉叶。

便蜂黄褪了,丰韵媚粉颊。

(0)
鉴赏

这首《瑞鹤仙》由明代诗人张肯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佳人轻步于澄江之上的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美的意象。

首先,“盈盈罗袜”四句,以“盈盈”形容女子轻盈的姿态,她穿着精致的罗袜,在月光下缓缓行走,仿佛凌波微步,映照出清澈的水面,其容貌如玉,鬓发横斜,裙摆随风飘动,展现出一种淡雅而高贵的气质。

接着,“渺渺澄江半涉”一句,将视线拉远,描绘出一幅广阔而宁静的江面景象,女子在这样的背景下行走,更显其孤独与超凡脱俗。

“晚风生,寒料峭,消瘦想愁怯”几句,通过晚风的寒冷和女子的消瘦,暗示了她的内心情感,似乎在经历着某种忧愁或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动人。

“我僭为兄,山矾为弟,也同奇绝”几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兄长,将山矾(一种植物)比作弟弟,共同展现出一种奇特而美好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中人物的情感世界。

最后,“馀芬剩馥,尚熏透、霞绡重叠。春心未展,閒情在、两鬓眉叶”几句,通过“馀芬剩馥”的香气,以及“霞绡重叠”的比喻,描绘出女子身上散发出的迷人气息和服饰的华美,同时表达了她内心的春意未尽,闲适之情犹存,尤其是对两鬓和眉叶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便蜂黄褪了,丰韵媚粉颊”两句,以蜜蜂的黄色褪去,比喻女子的容颜之美,即使岁月流转,依然保持其丰润的韵味,使脸颊更加娇媚动人。

整体而言,《瑞鹤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月夜行舟、内心情感丰富的女性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张肯
朝代:明   字:继孟   籍贯:苏州府吴县

苏州府吴县人,字继孟,一字寄梦。宋濂弟子。诗文清丽有法,尤长南词新声。卒年八十余。有《梦庵集》。
猜你喜欢

候缉熙·其一

何日江边舣画航,春风先客到林塘。

鸟性亦知长傍树,人情莫甚久离乡。

萧萧白发春还短,悄悄丹心老更长。

不负平生袁御史,岭南无地著秋霜。

(0)

奉陪赵提学崖山慈元殿吊古

信国诸臣近有碑,一陵濒海尚堪疑。

荒山野水无人到,落日轻风送我旗。

天地几回人变鬼,风波万里母将儿。

萋萋芳草慈元下,邂逅渔樵问旧时。

(0)

子陵·其一

谁将此笔点行藏,真有乾坤日月光。

三尺羊裘几铢两,千秋龙衮共低昂。

客星天上何须急,老脚人间不浪长。

留得先生在台辅,不知东汉可陶唐。

(0)

次韵游上游黄云山

系艇黄云下,黄云几度歌。

登高云压帽,度密雨沾蓑。

瀑涧宵鸣瑟,山花昼拥罗。

野人携茗榼,路打铁桥过。

(0)

张纲

汉臣张御史,何事便埋轮。

欲作千年计,都忘一个身。

堂堂见意气,默默愧经纶。

却恨程明道,丹青失写真。

(0)

答周潮州万里

今代潮州守,濂溪是一门。

乾坤吾道在,岁月此心存。

行次天边路,书投海上村。

夕愁空伫望,风雨暗高原。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