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罗袜。移芳步淩波,缓踏明月。
清漪照影,玉容凝素,鬓横金凤,裙拖翠缬。
渺渺澄江半涉。晚风生,寒料峭,消瘦想愁怯。
我僭为兄,山矾为弟,也同奇绝。
馀芬剩馥,尚熏透、霞绡重叠。
春心未展,閒情在、两鬓眉叶。
便蜂黄褪了,丰韵媚粉颊。
盈盈罗袜。移芳步淩波,缓踏明月。
清漪照影,玉容凝素,鬓横金凤,裙拖翠缬。
渺渺澄江半涉。晚风生,寒料峭,消瘦想愁怯。
我僭为兄,山矾为弟,也同奇绝。
馀芬剩馥,尚熏透、霞绡重叠。
春心未展,閒情在、两鬓眉叶。
便蜂黄褪了,丰韵媚粉颊。
这首《瑞鹤仙》由明代诗人张肯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佳人轻步于澄江之上的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美的意象。
首先,“盈盈罗袜”四句,以“盈盈”形容女子轻盈的姿态,她穿着精致的罗袜,在月光下缓缓行走,仿佛凌波微步,映照出清澈的水面,其容貌如玉,鬓发横斜,裙摆随风飘动,展现出一种淡雅而高贵的气质。
接着,“渺渺澄江半涉”一句,将视线拉远,描绘出一幅广阔而宁静的江面景象,女子在这样的背景下行走,更显其孤独与超凡脱俗。
“晚风生,寒料峭,消瘦想愁怯”几句,通过晚风的寒冷和女子的消瘦,暗示了她的内心情感,似乎在经历着某种忧愁或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动人。
“我僭为兄,山矾为弟,也同奇绝”几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兄长,将山矾(一种植物)比作弟弟,共同展现出一种奇特而美好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中人物的情感世界。
最后,“馀芬剩馥,尚熏透、霞绡重叠。春心未展,閒情在、两鬓眉叶”几句,通过“馀芬剩馥”的香气,以及“霞绡重叠”的比喻,描绘出女子身上散发出的迷人气息和服饰的华美,同时表达了她内心的春意未尽,闲适之情犹存,尤其是对两鬓和眉叶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便蜂黄褪了,丰韵媚粉颊”两句,以蜜蜂的黄色褪去,比喻女子的容颜之美,即使岁月流转,依然保持其丰润的韵味,使脸颊更加娇媚动人。
整体而言,《瑞鹤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月夜行舟、内心情感丰富的女性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