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悲四首·其一》
《秋悲四首·其一》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三月春残泪满衣,九秋燕望重多违。

霜深未识新陵在,雪落空悲旧社非。

笛奏关山殊问夜,歌来京陌变降旂。

可怜五色丝纶管,劝进书成刺齿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秋悲四首》之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

首句“三月春残泪满衣”,开篇即以春天的凋零与个人情感的哀伤相呼应,春去花落,泪湿衣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感伤。接下来,“九秋燕望重多违”一句,将时间拉长至九个秋天,燕子南飞北归,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人世的离合,而“多违”二字则点明了诗人与所思之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加深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霜深未识新陵在,雪落空悲旧社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空交错、物是人非的悲凉感。霜雪覆盖之下,新陵是否依旧存在,已无法辨认;旧日的聚会场所,如今只能徒增哀伤。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换,更寓意着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

“笛奏关山殊问夜,歌来京陌变降旂”则是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遥远的边关故事,而歌舞欢腾的京城街道,却已换上了降旗,暗示着政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

最后,“可怜五色丝纶管,劝进书成刺齿肥”一句,以五色丝线编织的冠冕比喻君主的权力,劝进书则是请求君主登基的文书。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象征权力与荣耀的物品反而显得讽刺与悲哀,因为它们背后隐藏的是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扭曲。这一句巧妙地将讽刺与悲悯融为一体,揭示了诗人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淳熙壬寅仲夏大雨写望

一朵乌云起天末,倏忽长驱半天阔。

云头到处急雨来,雨脚错落飞河魁。

吹以南箕更豪横,打窗喷壁催吟咏。

恰惊瓦上碎珠跳,已快檐前银竹映。

平生不识南箕状,且看平畴翻翠浪。

恍然立我三湘间,欲著扁舟相跌宕。

风回雨霁天地新,良苗斗觉添精神。

天意更看七八月,明年无处可打蕨。

(0)

寒食寄郑起侍郎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0)

野炊白沙沙上

半日山行底路涂,欲炊无店籴无珠。

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一望平田皆沃壤,只生枯苇与寒芦。

风餐露宿何亏我,玉馔琼楼合属渠。

(0)

题浩然李致政义概堂

非侠非狂非逸民,读书谋国不谋身。

一封北阙三千牍,再活西州六万人。

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

仁心义概丝纶语,长挂巴山月半轮。

(0)

寄题朱景元直节轩二首·其二

月到梢头十倍明,风来叶底百分清。

尽言直节无人会,岁晚君看太瘦生。

(0)

题蔡君谟墨迹后

古人托一技,身死名不灭。

贤愚置不论,笔画观可阅。

峄山刻秦铭,斯篆屈金铁。

虽在众憎恶,恨不颈荐钺。

褚令狷且直,还笏首叩血。

鲁公秉忠勤,白首抗希烈。

独有虞永兴,当年称四绝。

贤哉蔡莆阳,直气亘南粤。

入为枫宸侍,遇事挺奇节。

挥毫霸当年,粲然星中月。

非惟惊代能,乃是名世哲。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