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出游郊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离别之情。诗人运用寂寞的山城、柳树映衬的门庭,以及水边淡烟中的竹寺和雨中飘落花瓣的小村,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画。
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如“清明时节出郊原”直接而简洁地表达了季节与行动,“寂寂山城柳映门”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山城的宁静和柳树映衬下的门庭之美。水边的淡烟脩竹寺和雨中的落花村,都给人以恬静和柔和之感。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全是欣赏自然之美。在“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中,通过对比天气的冷清、酒度的低淡以及地势的辽阔和楼台的高峻,诗人表达了即便是饮酒寻欢也难以忘却心中的忧愁,甚至容易陷入灵魂的断裂之感。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一句,以极其深情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回首”不仅是身体上的转头,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回望,而“别离心绪向谁言”则表现出一种无处诉说的孤独感,仿佛在问自己,这份离愁究竟该对谁倾诉。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首集自然美与情感表达于一身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