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
《颂》全文
宋 / 慈观长老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龙牙答话只苏嚧,借问诸方会也无。

昨夜虚空开口笑,祝融吞却洞庭湖。

(0)
鉴赏

这首宋代慈观长老的《颂》,以奇特的想象和禅宗的智慧,构建了一幅超脱世俗、直指心性的画面。

“龙牙答话只苏嚧”,开篇即以龙牙的答话,引出一个神秘而深邃的对话场景。“苏嚧”一词,既可理解为龙牙的回答,也可视为对某种智慧或真理的象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禅宗中问答式的修行方式,更暗示了超越语言、直接触及心灵的境界。

“借问诸方会也无”,紧接着提出疑问,询问是否在四方八面都聚集了智慧与真理。这里的“诸方”,代表了四面八方,象征着宇宙间所有可能的智慧源泉。这一问,既是对于普遍真理的探索,也是对禅宗精神的自我审视。

“昨夜虚空开口笑”,这一句以“昨夜”、“虚空”、“开口笑”三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画面。虚空,常被禅宗用来比喻本性或真如,这里以“笑”来描绘,生动地表现了禅者对宇宙本性的豁然开朗,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深刻理解与喜悦。

“祝融吞却洞庭湖”,最后这一句以神话般的色彩,进一步深化了前文的意境。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用以形容一种巨大的力量或变化。洞庭湖则是中国著名的湖泊,其被“吞却”则意味着一种彻底的改变或超越。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禅宗修行中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革,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最终领悟。

整体而言,《颂》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禅宗的智慧、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喜悦以及内心的变革融为一体,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日常经验、直达心灵深处的境界。

作者介绍

慈观长老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严霜催气肃,暖日上窗迟。

百卉繁华歇,三秋节候移。

生憎棉絮薄,无那朔风吹。

最念茅檐下,祁寒怨者谁。

(0)

六月七日率王贝勒等泛舟即景

胜地寻幽赏,天伦乐事并。

舟回芳甸转,云淡远山横。

新霁田畴润,微风景物清。

水禽飞上下,总是乐生生。

(0)

水调歌头.春日病中

春意撩人甚,强半病中过。

当门五柳,应变嫩条成脩柯。

芳草微微如缕,黄鸟关关向巧,宁管老维摩。

琴尊阶前织,睨睍枕边歌。眠挟册,吟拥被,懒入魔。

经旬匝月,发乱废栉若逢科。

折简邻家难致,投刺填门不答,坐此召讥诃。

不信先生病,其柰世人何。

(0)

寄留都勋部洪芳洲

秣陵留滞一郎官,终日趋曹亦闭关。

善补凋羸惟简帙,勉娱凉踽有江山。

宦情聊寄鼓琴里,诗句常删骑马间。

都说林泉宜散逸,野人知不似君閒。

(0)

南苑三首·其一

别馆南城逦,离宫左掖通。

标形霄汉上,动景云霞中。

雨知清道润,草为望恩丰。

上林徒欲赋,才谢长卿雄。

(0)

梦亡友情话甚洽,口占志感四首·其四

人隔幽冥念未蠲,倏来入梦信因缘。

虎丘旧有三生石,愿觅生公一问禅。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