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四首·其四》
《偈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释知炳   形式: 偈颂

迷不自迷,对悟立迷。悟不自悟,因迷说悟。

所以悟为迷之体,迷为悟之用。

迷悟两无从,个中无别共。无别共,拨不动。

祖师不将来,鼻孔千斤重。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探讨了迷与悟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迷不自迷,对悟立迷”和“悟不自悟,因迷说悟”的表述,揭示了迷与悟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进一步阐述“所以悟为迷之体,迷为悟之用”,强调了悟是建立在迷的基础上,而迷则是悟的实践过程。

接着,“迷悟两无从,个中无别共”表达了在迷悟之间并无明确界限,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没有绝对的区分。这种观点倡导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并理解这一真理。

“无别共,拨不动”意味着在迷悟之间找到平衡,如同静水深流,不易被外力所动摇。这要求修行者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不受外界干扰,深入内观,寻求自我认知的深化。

最后,“祖师不将来,鼻孔千斤重”以形象的语言,暗示了真正的智慧与解脱并非依赖于外在的传授或指导,而是需要修行者自己去探索和领悟。这里的“鼻孔千斤重”可能象征着重重的束缚与执着,只有当这些被放下,才能真正领悟到内在的自由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迷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哲学思想,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作者介绍

释知炳
朝代:宋

释知炳,永康(今四川都江堰市)人。住韶州南华寺。为南狱下十五世,太平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东坡年五十九南迁过泰和县,作秧马歌赠曾移忠。观其体物浏亮,托思深远,心声心画,绘影绘声,洵乎合水车之咏,并入农书,而嗣泥橇之风,垂为器谱。粤以首夏农事方兴,黄云乍收,碧毯如织。谨次其体,以俟采风者览云

不刍不秣力不疲,人待汝饱汝则饥。

一日千里行如驰,随其后者毋鞭笞。

西邻老农苦胼胝,霪雨沐首日灼肌。

朝分一陇夕不治,协力已殆空嗟咨。

东邻老农哑然嗤,我有桐马无靮羁。

以代耕作用颇宜,背如覆瓦使两髀。

腹如小舟亦可维,系以束藁引以縻。

耸涌滑汰任所之,往往踏破青琉璃。

春云阴阴雨丝丝,新秧淬水针参差。

与汝朝夕相扶持,安用物色骊黄为。

金鞍玉勒谁家儿,长堤短陌供娱嬉。

朅来陇畔行迟迟,顾影顿失空群姿。

吁嗟乎,伏波铜马不可骑,诸葛木马制已遗。

悯汝力作赠汝诗,不有伯乐其谁知。

(0)

呈业师谢幼陶夫子

曾沐春风化雨来,举家桃李一时开。

登龙莫遂攀留愿,问字何从载绿醅?

(0)

赠常熟庞士龙

使铁能如腕使毫,书家治印艺尤高。

亲传笔法由阿父,精绝何殊传寿毛。

(0)

题石屋洞

石顽不顽,非屋似屋。天开奇境,人受遐福。

伯仲皆隐,巢由饮犊。把酒看云,烹茶燃竹。

泉清若斯,慎勿濯足。

(0)

题王翚夏山图

王郎手摹一峰画,宛似张颠作草书。

鼠尾皴山鸦点树,只今能事有谁如?

(0)

宝岩湾晚步

我到山中日已西,山中灵籁足幽栖。

两崖木落笼霜走,万壑云烟贴汉低。

僧寺远临松径小,谷神虚应竹风凄。

居民住久不知乐,愁绝黄昏虎豹啼。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