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
《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九衢仙仗豫游归,宝烛星繁换夕晖。

传盏未斜清禁月,散花还拂侍臣衣。

天香暗度金虬暖,宫扇双开彩凤飞。

法曲世人听未足,却迎朱辇下端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ǐguǎnxiānggōngshàngyuánguāndēng
sòng / cénggǒng

jiǔxiānzhàngyóuguībǎozhúxīngfánhuànhuī

chuánzhǎnwèixiéqīngjìnyuèsànhuāháishìchén

tiānxiāngànjīnqiúnuǎngōngshànshuāngkāicǎifèngfēi

shìréntīngwèiquèyíngzhūniǎnxiàduānwé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史馆相公在上元节观灯的盛况。首句“九衢仙仗豫游归”,以神仙仪仗的比喻,展现出皇家贵胄的豪华归来,犹如仙人下凡,增添了节日的神秘与尊贵气氛。次句“宝烛星繁换夕晖”则通过璀璨的灯火,映照出华灯初上的辉煌景象,将夜晚转变成白天。

“传盏未斜清禁月”写出了宫廷宴会中饮酒传盏的欢乐场景,月亮依然明亮,但已不那么耀眼,暗示着夜已深沉。接下来,“散花还拂侍臣衣”描绘了花瓣飘洒,轻拂官员们的衣裳,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祥和。

“天香暗度金虬暖,宫扇双开彩凤飞”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天香四溢,暖意融融,宫扇展开,如同彩凤展翅,展现了皇家宫殿的奢华与华丽。最后,“法曲世人听未足,却迎朱辇下端闱”表达了人们对美妙音乐的留恋不舍,以及对皇帝乘坐朱辇离去的期待和敬仰。

整体来看,曾巩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元节宫廷观灯的热闹与庄重,展现了宋朝皇室的气派和节日的繁华,同时也流露出人们对盛世文化的赞美和对皇家生活的向往。

翻译
皇帝的仪仗队从繁华街道上归来,华灯璀璨如同星辰换下了夕阳的余晖。
在皇宫中,酒杯交错,清冷的月光洒满禁地,花瓣飘落,轻拂过大臣们的衣裳。
天香随着温暖的龙形香炉缓缓飘散,宫扇展开,如同彩凤飞翔。
美妙的法乐让世人沉醉,人们意犹未尽,却见皇帝乘坐的红色马车从正殿出来。
注释
九衢:繁华的街道。
仙仗:皇帝的仪仗队。
豫游:帝王出行游玩。
归:归来。
宝烛:华丽的蜡烛。
星繁:繁多如星。
夕晖:夕阳余晖。
传盏:传递酒杯。
清禁月:皇宫中的清冷月光。
散花:撒花庆祝。
侍臣衣:大臣们的衣裳。
天香:香气如天。
金虬:金色的龙形香炉。
宫扇:宫廷扇子。
彩凤:彩色的凤凰。
法曲:宫廷音乐。
世人听未足:人们听得不够尽兴。
朱辇:红色的马车。
端闱:正殿。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见邸报有感

凤楼玉带挂金鱼,意气飞扬稷契如。

暖阁密宣常独对,冰衔超拜尽亲除。

岂无同党倾安石,未有宣言夺范雎。

此日放归真不测,都门送客几回车。

(0)

至徐洪分司怆然悲感

水部开山署,泉台隔岁华。

河流失故道,槐杪结新花。

旧吏愁相问,深庭静不哗。

数峰青尚在,搔首对天涯。

(0)

偶然吟四首·其一

栉沐启衡门,中心甚悦怿。

不知所悦何,春旸荡林泽。

绿苔布青原,脱帻枕溪石。

麋鹿引其麑,禽鸟鸣不息。

乐意无相关,幽情两相适。

(0)

早入承天门见鸦

哑哑慈乌拂曙飞,群来魏阙似迎晖。

鸾台凤阁频相见,珠树瑶池任所归。

屋集主恩推更好,幕栖边事报仍稀。

绕心不用劳三匝,风静乔枝正可依。

(0)

西山汪氏积庆庵

冲雨入西㠗,松堂迥隔尘。

烹泉汲岩骨,斸笋抉沙唇。

细柳千溪暝,新禽万壑春。

故家文献在,散帙见前人。

(0)

短歌行

有翁野望泪满眼,掇衣涉水水过腕。

时饥野雀鸣喧啾,随翁入屋如有求。

物性无过得一粟,翁虽三餐百忧足。

东邻鳦鳦割生鹅,享宾乐客酒滂沱。

鸟性只求无网罗,朱门虽高不相过。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