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中作》
《田中作》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傍人应总笑为生,病体朝朝踏雨行。

红饭白菹妻具饷,青秧绿水自催耕。

止知索寞箪瓢计,岂论喧哗内素名。

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ánzhōngzuò
sòng / cénggǒng

bàngrényìngzǒngxiàowèishēngbìngcháocháoxíng

hóngfànbáixiǎngqīngshēn绿shuǐcuīgēng

zhǐzhīsuǒdiànpiáolùnxuānhuánèimíng

shèngshìshānfēngchuīshízànsháoxiàguǎnxiánshē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田中作》,描绘了农夫艰辛而宁静的田园生活。首句“傍人应总笑为生”,暗示了农夫艰辛劳作可能不被旁人理解,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而是坚韧地“病体朝朝踏雨行”。妻子的体贴体现在为他准备“红饭白菹”,田间的青秧绿浪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自我激励“自催耕”。

“止知索寞箪瓢计”表达了诗人甘于清贫,只求温饱的生活态度,而“岂论喧哗内素名”则表明他不追求外在的名声,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尾联“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以自然的山风和木石声比喻田园生活的乐趣,即使简单,也如同韶华夏日的音乐般悦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朴素之美,以及诗人淡泊名利、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

翻译
旁人想必会嘲笑我为生计奔波,病弱之躯天天冒雨前行。
妻子准备了红米饭和腌菜作为午餐,青绿稻田在清水中自我催促着耕种。
只知满足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哪管他人是否谈论我的清高名声。
美好的景色让山风轻拂树木石头,仿佛短暂地奏响了盛夏的乐章。
注释
傍人:周围的人。
笑:嘲笑。
为生:为了谋生。
病体:病弱的身体。
朝朝:每天早上。
踏雨行:冒雨行走。
红饭:红米饭。
白菹:腌菜。
妻具饷:妻子准备的食物。
青秧绿水:青绿的稻田。
自催耕:自我催促耕种。
索寞:简单朴素。
箪瓢计:粗茶淡饭的生活。
岂论:哪里顾及。
内素名:内在的清高名声。
胜事:美景。
山风:山间的风。
木石:树木和石头。
韶夏:盛夏。
管弦声:音乐声。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0)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0)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0)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0)

怨诗行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0)

别黄州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帏。

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长腰尚载撑肠米,阔领先裁盖瘿衣。

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