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人应总笑为生,病体朝朝踏雨行。
红饭白菹妻具饷,青秧绿水自催耕。
止知索寞箪瓢计,岂论喧哗内素名。
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
傍人应总笑为生,病体朝朝踏雨行。
红饭白菹妻具饷,青秧绿水自催耕。
止知索寞箪瓢计,岂论喧哗内素名。
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田中作》,描绘了农夫艰辛而宁静的田园生活。首句“傍人应总笑为生”,暗示了农夫艰辛劳作可能不被旁人理解,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而是坚韧地“病体朝朝踏雨行”。妻子的体贴体现在为他准备“红饭白菹”,田间的青秧绿浪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自我激励“自催耕”。
“止知索寞箪瓢计”表达了诗人甘于清贫,只求温饱的生活态度,而“岂论喧哗内素名”则表明他不追求外在的名声,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尾联“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以自然的山风和木石声比喻田园生活的乐趣,即使简单,也如同韶华夏日的音乐般悦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朴素之美,以及诗人淡泊名利、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