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孙列岳翠为屏,共说天门走百灵。
沧海一杯高顶白,齐州九点暮烟青。
芝童不信来尘壒,羽盖虚疑出杳冥。
安得身轻似黄鹄,洗头池畔摘寒星。
天孙列岳翠为屏,共说天门走百灵。
沧海一杯高顶白,齐州九点暮烟青。
芝童不信来尘壒,羽盖虚疑出杳冥。
安得身轻似黄鹄,洗头池畔摘寒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望与赞美。首句“天孙列岳翠为屏”,以“天孙”比喻泰山,翠绿的山峦如同屏障,形象地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接着,“共说天门走百灵”,描述了人们传说中泰山天门的神奇景象,百灵鸟在其中穿梭,增添了神秘色彩。
“沧海一杯高顶白,齐州九点暮烟青”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大海比作一杯水,泰山之巅仿佛浮于其上,而远处的齐州则如九颗点点星辰,暮色中烟雾缭绕,展现出泰山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之美。
“芝童不信来尘壒,羽盖虚疑出杳冥”中,“芝童”象征仙人,表达了诗人对泰山仙境般的想象;“羽盖”指仙人的车盖,暗示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虚疑出杳冥”则描绘了仙人仿佛从遥远的虚无中走出,充满了神秘和向往。
最后,“安得身轻似黄鹄,洗头池畔摘寒星”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像黄鹄一样轻盈飞翔,到达那洗头池畔,亲手摘取寒夜中的星星,既是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泰山仙境的极致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北风吹沙秋草黄,汉家故陵当路傍。
残墓断垄趁风雨,狭径小树行牛羊。
当时王子朝未央,飞燕姊弟承龙光。
大策已定回朝阳,不知外家诸舅忙。
后来变化尤猖狂,佞贤贼莽分行藏。
岂知汉运中更长,济阳舍中方赤光。
终亦变化随飞扬,何独此地令人伤。
人生睹此当自顾,位高金多终此路。
君不见五陵佳气且如此,更复何情说丁傅。
曹州城南三日雪,半夜疾风吹石裂。
先生睡美唤不闻,不信衾裯冷如铁。
病妻索火少声韵,稚子哦诗应歌节。
残书向人老可爱,旧剑空在磨先缺。
未能去寻泉石伴,未用深藏狐兔穴。
新正已过今几日,岁事懒复从人说。
长江略无千里梦,故人动有十年别。
相逢一笑又艰阻,所向端坐成痴绝。
城中诸公不相弃,时有妙句扶衰拙。
颇知晴意在明日,泥深不怕车轮折。
便当脱帽过君家,共放南窗看新月。
一杯冻酒君莫辞,预借炎天洗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