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血战奋蜺旌,雪耻忠丹贯日明。
不忌犁庭回二帝,忍教奸相坏长城。
魂骑箕尾归苍昊,地涌波涛走巨鲸。
从此中原终莫救,至今烈士恨难平。
英雄血战奋蜺旌,雪耻忠丹贯日明。
不忌犁庭回二帝,忍教奸相坏长城。
魂骑箕尾归苍昊,地涌波涛走巨鲸。
从此中原终莫救,至今烈士恨难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亨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深切缅怀与悼念之作。诗中以“英雄血战奋蜺旌”开篇,生动描绘了岳飞英勇战斗、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壮烈场景。接着,“雪耻忠丹贯日明”一句,表达了岳飞为洗雪国耻、忠心耿耿、义薄云天的决心和勇气。诗人通过“不忌犁庭回二帝,忍教奸相坏长城”两句,深刻揭示了岳飞面对内忧外患时的坚定立场和对奸佞小人的强烈谴责。
“魂骑箕尾归苍昊,地涌波涛走巨鲸”两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想象岳飞英灵乘风破浪,回归天际,大地波涛汹涌,仿佛在为岳飞的英魂送行。最后,“从此中原终莫救,至今烈士恨难平”两句,表达了对岳飞未能实现收复失地愿望的遗憾,以及对后人永远怀念和敬仰岳飞精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岳飞生前事迹的深情回顾和对其英灵的崇高礼赞,展现了诗人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悲剧的深沉反思。
卑卑穷生无令图,偶开浊眼窥字书。
村田子弟念笔札,邀请禀访同师儒。
远防斗讼习诡讦,近就财利评侵渔。
行身便事世所幸,先王教道徒迂疏。
君不见官家设庠校,俊士罗冠裾。
亦工细丽苟荣禄,谁复高远稽坟谟。
本期教学敦风俗,今如附子充饥腹。
忽过乱峰曲,隔林闻水声。
止车问樵夫,知是飞瀑鸣。
下步入幽径,萧然觅澎渹。
仰看百尺崖,倒泻霜雪明。
乍近骨肉健,久留毛发惊。
疑身是雷仙,满耳鼓不停。
六月地赤渴,平川露乾汀。
此源一何长,奔注常淫盈。
利泽固不浅,邦人昧嗟矜。
徒闻晏豫时,相与怜凄清。
山岚郁苍苍,溪水流浩浩。
纷然世上人,换易如秋草。
奇哉三洞天,连路极深窈。
阳崖射朝曦,先见扶桑晓。
谁能餐九华,颜色端使好。
仙翁蝉蜕去,遗迹不可考。
我来惬登临,幽事费寻讨。
悲啸闻涧猿,啁哳听啼鸟。
平生愤懑臆,到此始一扫。
行将袖手版,汗漫游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