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到澎湖境》
《到澎湖境》全文
清 / 胡健   形式: 古风

舟人告我水中沚,青青一点小于米。

此是澎湖西屿头,好向望楼遥瞪视。

七更洋走十二时,白鸟翻飞冁然喜。

渔火星星渐渐明,到境不过三十里。

风微卸席下橹摇,齐心协力力足恃。

引縆探浅复量深,恐防沙线与礁址。

大船进港本来难,恰值今宵好潮水。

四角仔,金龟觜,港口如门屹山峙。

纷纷吏役欢相迎,红纱夹岸笼灯俟。

连日惊心千尺涛,足踏实地乐无比。

从容就馆谒诸生,殷勤问俗挈大指。

一十三澳民颇惇,浇漓只有妈宫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澎湖境的海上航行经历,以及抵达后所见的热闹景象和当地民风。开篇以舟人的口吻描述了航程中的景色,用“水中沚”、“青青一点小于米”等形象的语言,勾勒出海上的宁静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好向望楼遥瞪视”表达了对远方的期待与好奇。

随着船只驶入澎湖海域,诗人描绘了夜晚的航行景象,“白鸟翻飞冁然喜”,生动地展现了海鸟在夜色中飞翔的场景,而“渔火星星渐渐明”则描绘了渔民点起的灯火,为夜晚的航程增添了一抹温馨与希望。

抵达目的地后,诗人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氛围,“纷纷吏役欢相迎”,展现了地方官府的热情接待。同时,诗人也注意到港口的壮观景象,“四角仔,金龟觜,港口如门屹山峙”,形象地描绘了港口的地理位置和壮观景象。

最后,诗人详细描述了到达后的活动,包括“连日惊心千尺涛”的紧张与“足踏实地乐无比”的安心,以及与当地官员的交流,了解了当地的社会风俗和民情。“一十三澳民颇惇,浇漓只有妈宫市”则反映了当地社会的淳朴与市集的繁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海上航行的壮丽景色和抵达目的地后的热闹景象,还融入了对当地民风民俗的观察与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文风情的深入体悟。

作者介绍

胡健
朝代:清

胡健,字建伟,号勉亭,广东三水人。清乾隆四年(1739)进士,乾隆十四年(1749)选授直隶无极县。丁艰起复,改补福鼎县,调永定,署闽县及福防同知。乾隆三十一年(1766)任澎湖通判,设社塾,创文石书院,政绩尤多。时澎湖士赴试台湾,多惮风涛。乾隆三十七年(1774)升台湾北路理番同知。纂有《澎湖纪略》十二卷。现存诗作俱见胡建伟《澎湖纪略》、蒋镛《澎湖续编》,共三十四首。诗作与澎湖地区风土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斋中读书罢有感

少时学问苦匆匆,弦诵光阴转手空。

圣域渊源虽自力,故交零落与谁同。

荒村莫恨身垂老,后世元知论自公。

但掩斋扉凭曲几,忘忧正在寂寥中。

(0)

种蔬

老翁老去尚何言,除却翻书即灌园。

处处移蔬乘小雨,时时拾砾绕颓垣。

江乡地暖根常茂,旱岁虫生叶未繁。

四壁愈空冬祭近,更催稚子牧鸡豚。

(0)

秋来苦贫戏作

闭门高卧养吾真,说著生涯笑倒人。

奴闵囊空辞雇直,婢愁爨冷拾炊薪。

羹能有糁犹为泰,地到无锥始是贫。

一饭不妨支一日,读书常愧聒比邻。

(0)

春近山中即事三首·其一

乞得松楠手自栽,结茅聊喜避风埃。

百年孰与梦长短,万事只如云去来。

雪后梅花初半吐,身闲樽酒盍频开。

锦官城外青羊路,常记当年小猎回。

(0)

南堂晨坐

镜湖清绝似潇湘,晨起焚香坐草堂。

日暖游丝垂百尺,花残新蜜酿千房。

绿桑糁箔开蚕食,白水翻车浸稻秧。

莫道村翁杀风景,也能沽酒答年光。

(0)

雨后微阴光景益奇复得长句

结辙轩车已扫空,挥犀谈笑与谁同。

日消浅醉闲吟里,春在轻阴薄霭中。

百尺游丝喜风定,一双新燕说泥融。

天工只费须臾力,开遍东阑半丈红。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