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
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
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
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
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
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
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
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意境,诗人在静谧的竹林深处,门窗紧闭,与世隔绝。开篇"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表明诗人在一片寂静中与外界隔绝,只剩下夜晚残留的月光和清晨初起的薄雾,而屋内则是密布的竹影和深邃的书房。紧接着"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则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共存,蟋蟀在栏杆上鸣叫,山间的小鸟飞落于空旷的台阶。
第三句"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透露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体验。清晨对着明净如水的镜子,审视自己的容颜;而在秋天,这个季节常让人感到孤寂和思念,用素洁无华的琴声来寄托自己的哀愁。
最后两句"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则是诗人的感悟。北窗之下,是古代读书人或隐士常坐之处。诗人因此领悟到,那些在清晨独自沉浸于思考的人,与世俗的喧嚣和情感有着天然的隔阂,他们的心灵与日子,总是与世间的情感渐行渐远。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