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亭前柳·其二》
《亭前柳·其二》全文
宋 / 朱雍   形式: 词  词牌: 厅前柳

伫立东风里,放纤手、净试梅妆。

眉晕轻轻画,远山长。添新恨,更凄凉。

尝忆得、驿亭人别后,寻春去、尽是幽香。

归路临清浅,在寒塘。同水月,照虚廊。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雍的《亭前柳(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在此通过对春日东风中的梅花妆容和自然景致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离别之苦以及寻找春色的情感体验。

首句“伫立东风里”直接将读者置于一个轻柔东风拂面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在这个季节特有的氛围中沉思。紧接着,“放纤手、净试梅妆”则是对春日之美的细腻描绘,梅花的洁白与诗人的细腻画笔交织出一种清新的意象。

“眉晕轻轻画,远山长”中,眉晕指的是眼前的景物在晨雾或薄暮中的模糊感,这里被用来形容诗人对远方山峦的眺望之情。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也隐喻着诗人的心境。

“添新恨,更凄凉”一句则是转折点,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添新恨”表达了诗人对于已逝去时光和情感的留恋之情,而这种情感在春日里显得更加凄美。

接下来的“尝忆得、驿亭人别后,寻春去、尽是幽香。”则是在叙述一种追寻过去美好记忆的情愫。诗人在回忆与他人的分别之后,仍旧怀念那份清淡而悠远的春意,这种情感通过“幽香”一词得到了形象化的表达。

最后,“归路临清浅, 在寒塘。同水月,照虚廊。”则是描绘诗人归途时的情景和心境。在清浅的溪流边,在寒冷的池塘旁,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环境交融,形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同样,“水月”一词常用来形容虚幻无常之物,这里与“照虚廊”相呼应,似乎在暗示着时间流逝和情感消散的无常。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日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情感追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光与情感深切的感悟。

作者介绍

朱雍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中,尝上书乞召试贤良。著有梅词二卷,《花庵词选》行于世。
猜你喜欢

先儒

先儒绪业有师承,非谓闻风便服膺。

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

众宗虚誉相贤圣,独守遗编当友朋。

门掩荒村人扫迹,空钞小字对孤灯。

(0)

仲晦昆仲求近稿戏答二首·其二

辛苦搜肠更撚须,适资谈者指瑕瑜。

中郎碑好犹名愧,吏部铭高未免谀。

馀忿燕泥能道否,遗言鹤唳可闻乎。

从今一字休思索,千古文人一律愚。

(0)

方蒙仲秘书哀诗三首·其一

万驽骀里一龙媒,朝发瑶池暮玉台。

介甫尤称原妙质,资深亦叹轼奇才。

席前宣室思渠久,帆近蓬莱作么回。

此去不应重谪堕,海山笙鹤待君来。

(0)

天台杨景清以所进春秋发微示余辄题小诗其后

奏篇久矣彻凝旒,谁信栖栖负笈游。

新义书之于简策,微辞知我者春秋。

即今未劝迩英讲,他日应烦掌故求。

历数先儒多晚达,前孙明复后康侯。

(0)

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其一

儒林巨擘竹溪公,来憩棠阴访老农。

刘子前身汉中垒,李侯今代柳南宫。

约灵澈共游林下,爱涅槃常坐塔中。

莫把两贤侪一叟,弹冠不与挂冠同。

(0)

题寺壁二首·其一

柏子熏衣眉晕销,女垣榆影冷萧萧。

屏山一枕游方梦,横锡飘然过石桥。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