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先儒》
《先儒》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先儒绪业有师承,非谓闻风便服膺。

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

众宗虚誉相贤圣,独守遗编当友朋。

门掩荒村人扫迹,空钞小字对孤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
sòng / liúzhuāng

xiānyǒushīchéngfēiwèiwénfēng便biànyīng

kāngjiéchuányǐnzhěliánxuégāosēng

zhòngzōngxiāngxiánshèngshǒubiāndāngyǒupéng

ményǎnhuāngcūnrénsǎokōngchāoxiǎoduìdēng

翻译
先儒的学术有师承,并非听说就盲目接受。
像康节那样深奥的易学,是在隐士间流传的,濂溪的学问则是从高僧那里学到的。
众多学派徒有虚名地尊崇贤圣,唯有独自研读遗著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
他的门庭冷清,荒村中无人来访,只有我在孤灯下抄写那些小字。
注释
先儒:古代的儒家学者。
绪业:学术传承。
师承:师道相传。
闻风:听说。
服膺:衷心接受。
康节:邵雍,北宋哲学家,以《易经》研究著名。
易传:《周易》的解说和注解。
隐者:隐居的人。
濂溪:周敦颐,北宋理学家,号濂溪先生。
众宗:众多学派。
虚誉:虚假的赞誉。
相贤圣:尊崇贤圣。
遗编:遗留的著作。
门掩:门扉紧闭。
荒村:荒凉的村庄。
人扫迹:无人来访。
空钞:独自抄写。
孤灯:独自使用的灯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探讨儒家学派的传承和个人修养。开篇“先儒绪业有师承,非谓闻风便服膺”表明儒家学说是有序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听到就能理解和接受的。接着,“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可能是在提及儒家的经典《易经》由隐逸之士康节传授,而“濂溪”则是指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周敦颐,他的学说来自对佛教的深入研究,体现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一种态度。

中间两句“众宗虚誉相贤圣,独守遗编当友朋”可能是在批评其他学派过分追求名声,而自己则坚守古典文献,与之为友的应该是志同道合的人。

最后,“门掩荒村人扫迹,空钞小字对孤灯”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林下的生活情景。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和暗示,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深厚的学养。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刻,既有对儒家传统的尊重,也表现了个人修身养性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江上词·其四

江之水兮东流,沿湍流兮望归舟。

风滔滔兮浪波苦,嗟往者兮未还,惜行人兮将去。

去何适兮归何时,执子手兮牵子衣。

行何如兮来复,济岂无兮他时。

(0)

磨剑池

闻说旌阳旧筑坛,故浮修水一来看。

至今磨剑池犹在,冷浸一天星斗寒。

(0)

叹老

为觅少年心不得,当时感旧已潸然。

情怀此日君休问,又老当时二十年。

(0)

东郊次韵器资子开六绝句·其一见早梅

几年空有忆梅诗,常恐江南驿使迷。

惭愧一枝偿病眼,春风须劝笛声低。

(0)

哀太尉惠穆公三首·其三

望履鸿枢府,熙宁始识公。

容无高位气,语有大臣风。

感慨方山仰,惊悲已壑空。

缁衣国人意,转入薤歌中。

(0)

送永州黄判官并寄丁郎中

零陵古佳郡,山水楚南奇。

太守逢康乐,佳宾得杲之。

翩翩渐高陆,逐逐就新羁。

别子东归去,长沙风雨时。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