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水兮东流,沿湍流兮望归舟。
风滔滔兮浪波苦,嗟往者兮未还,惜行人兮将去。
去何适兮归何时,执子手兮牵子衣。
行何如兮来复,济岂无兮他时。
江之水兮东流,沿湍流兮望归舟。
风滔滔兮浪波苦,嗟往者兮未还,惜行人兮将去。
去何适兮归何时,执子手兮牵子衣。
行何如兮来复,济岂无兮他时。
这首诗《江上词(其四)》由宋代诗人王令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悟。
首句“江之水兮东流”,以长江的东流为背景,引出对远方归舟的期盼,营造了一种悠长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沿湍流兮望归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站在江边,目光随着水流的方向,期待着远方归来的船只,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风滔滔兮浪波苦”一句,通过描写江面的风浪,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波动和不安,暗示了等待过程中的焦虑与煎熬。紧接着,“嗟往者兮未还,惜行人兮将去”则直接抒发了对已逝时光的追忆和对即将离别的不舍,情感真挚而强烈。
“去何适兮归何时,执子手兮牵子衣”两句,诗人以假设的对话形式,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也蕴含了对相聚的珍惜与期待。
最后,“行何如兮来复,济岂无兮他时”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离别与重逢的循环,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接受,也是对未来的一种乐观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复杂情感,以及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思考与领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燕城闭门百花节,郑郎骑驴索我别。
示我高人王右丞,辋川之图澹明灭。
一从辞山去吴越,寤寐乡关五情热。
偶逢此卷即欣然,人间何处无奇绝?
虞生教授司成馆,文字精神万人杰。
品题一百二十言,一言不作溪山说。
卿云亦有溪山趣,事与虞言当合辙。
赠朋与亲各有义,颇愧红尘驱蹇拙。
更欲相留度小春,夜深缟杏都成雪。
平旦何以答画图,为解临江双佩玦。
谷口月未上,渔火出横塘。
门前面稻畦,蛙黾杂风篁。
童丱弄山墅,今兹白发长。
新归稍结构,日徯江海凉。
琴书散衡宇,药物布满床。
谢告未缘衰,以疾不得将。
维时仲夏半,织女当西堂。
常恐梧树落,莎鸡戒衣裳。
平生荷耒志,经岁失丰穰。
此行庶无负,海内膺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