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巨擘竹溪公,来憩棠阴访老农。
刘子前身汉中垒,李侯今代柳南宫。
约灵澈共游林下,爱涅槃常坐塔中。
莫把两贤侪一叟,弹冠不与挂冠同。
儒林巨擘竹溪公,来憩棠阴访老农。
刘子前身汉中垒,李侯今代柳南宫。
约灵澈共游林下,爱涅槃常坐塔中。
莫把两贤侪一叟,弹冠不与挂冠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其一)》。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高士隐逸的生活图景,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儒林巨擘竹溪公,来憩棠阴访老农。" 这两句通过对人物的称呼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林中书李礼部之间的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儒林巨擘"形容的是学问渊博、德行高尚之人,而"竹溪公"则是对隐士的一种尊称。"棠阴"指的是树木浓荫所成的阴凉处,这里用来描绘诗人与老农相会的情景。
"刘子前身汉中垒,李侯今代柳南宫。" 这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自己友人的赞美。"刘子"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某位刘氏先贤,而"汉中垒"则是在描述其曾经的地位或成就;"李侯"则可能是对诗人朋友李礼部的一种尊称,"今代柳南宫"则形容其在当代的地位和声望。
"约灵澈共游林下,爱涅槃常坐塔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喜好,即在自然美景中漫步,以及对佛法的向往。"灵澈"可能是对某个水域或山林的美称,而"爱涅槃常坐塔中"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禅定和佛理的追求。
"莫把两贤侪一叟,弹冠不与挂冠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以及自我定位。"莫把两贤侪一叟"意味着不要将诗人自己和其他的贤者相提并论,而"弹冠不与挂冠同"则是在强调个人的独特之处,拒绝平庸。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自然和历史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个人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之间的情谊交融和精神世界。
忆昔家住蓉城东,周遭乌臼杂青枫。
一春门巷绿阴雨,六月林塘清昼风。
时当收藏未黄落,景因壮观还青红。
织成谁似天孙巧,染出岂非青女工。
十年无家寄吴市,一日舣棹来穹窿。
人家隐见流水绕,树林绚烂孤村通。
赤城丹霞映绝巘,西山落日回苍穹。
杂花秋明步障外,归鸦暮落天机中。
高情作传忆郭偻,浮华戏人悲石崇。
题诗曾流御沟水,剪綵何烦西苑宫。
人生渐老归未得,秋色虽好将成空。
何当唤起赵松雪,写我秋林倚瘦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