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迹荒凉谁阐幽,那堪重问水居楼。
留题先子曾书额,放逐孤臣此写忧。
常向家山藏曲蠖,不将吾道付浮鸥。
汨罗千古同遗悒,剩有青青杜若洲。
陈迹荒凉谁阐幽,那堪重问水居楼。
留题先子曾书额,放逐孤臣此写忧。
常向家山藏曲蠖,不将吾道付浮鸥。
汨罗千古同遗悒,剩有青青杜若洲。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安吉所作的《和唐亦亭访高子水居韵》。诗中描绘了对往昔遗迹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忧虑与反思。
首联“陈迹荒凉谁阐幽,那堪重问水居楼”以“陈迹”、“荒凉”、“谁阐幽”、“重问”等词,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的怀念,同时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颔联“留题先子曾书额,放逐孤臣此写忧”通过“留题”、“先子”、“书额”、“放逐”、“孤臣”等词语,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追忆,以及个人在政治或社会环境中的孤独与忧愁。
颈联“常向家山藏曲蠖,不将吾道付浮鸥”运用“家山”、“曲蠖”、“吾道”、“浮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与道德的坚守,以及对随波逐流、失去自我方向的担忧。
尾联“汨罗千古同遗悒,剩有青青杜若洲”以“汨罗”、“千古”、“遗悒”、“青青杜若洲”等典故和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悲壮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共鸣,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道德坚守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