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寺壁二首·其一》
《题寺壁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柏子熏衣眉晕销,女垣榆影冷萧萧。

屏山一枕游方梦,横锡飘然过石桥。

(0)
翻译
柏子香薰过的衣物,眉间的妆晕渐渐消退。
女子闺房的榆树影子,在秋风中显得冷清寂寥。
注释
柏子:一种香料,也可指柏树的种子,有香气。
熏衣:用香料熏染衣物,使带有香气。
眉晕:女子化妆时在眉毛周围晕染的颜色。
销:消失,减退。
女垣:古代女子居住的内墙,代指闺房。
榆影:榆树的影子。
冷萧萧:形容冷清、寂静且带有一丝凄凉之感。
屏山:屏风上的山景画。
一枕:一个枕头,这里指梦境。
游方梦:云游四方的梦境,可能指修行者或游子的梦境。
横锡:僧人手持锡杖,象征出家人的身份。
飘然:轻盈自在的样子。
石桥:古老的石头小桥,常出现在古诗中的意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柏子熏衣眉晕销",柏树的种子可以用来熏香衣服,这里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远离尘世,身心清净的状态。"女垣榆影冷萧萧",山中的古榆投下了清冷的影子,增加了一份静谧与孤独。

屏风作为古代家具,是用来隔断空间、抵御寒风的,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心境,如同屏风一般独立而坚实。"屏山一枕游方梦",这里的“枕”字很有意思,可能是指借助屏风安枕而入睡,也可以理解为把屏风当作枕头,这样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又透露出一种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情怀。

"横锡飘然过石桥",这句用意巧妙,“横锡”可能指的是一块横放的石板,作为桥梁,或是比喻诗人自己,如同那石板一样坚定而又能在世间漂浮自如。"飘然"形容一种轻松自由的心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意蕴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逸胸襟,是一首充满禅意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饮伦樾溪秀野亭

地僻天偏厚,亭幽春自深。

横塘澄碧练,过雨沐青林。

百卉开将遍,纤埃寂不侵。

相携有馀庆,谁复问晴阴。

(0)

咏伊尹

吾闻有莘士,道义自珍贵。

一介不取人,岂为万钟谜。

莘川多白云,陇上堪稳睡。

虞皇既已矣,夏殷复何世。

不有三聘勤,幡然岂深际。

(0)

送王岱麓之苍梧访应儆庵

湖平风静蓼花初,曙色珠光映海隅。

鳌背寺边逢学士,膻羊江上访龙图。

殊方别袂情应属,万里同年兴不孤。

莫向苍梧思帝子,九嶷疑望隔仙都。

(0)

初访中洞山八咏·其五

可怜孤岛绝尘寰,索隐探奇快一攀。

自有灵岩开此日,信知中洞是名山。

层峦合拥神仙窟,上界多留虎豹关。

愧却廿年贪远胜,空歆图像向人间。

(0)

送伦穗石之留都

局曹闲杂协高情,何逊才名重两京。

王谢宅边闻燕语,雨花台上听鸡鸣。

秋深牛首题应遍,月到秦淮句转清。

休向六朝寻旧事,满堤烟柳障台城。

(0)

途中阻风雨寄穗城诸公

角石湍惊急拍矶,远岗冥雾散寒霏。

由来逆旅多风雨,何处故山深蕨薇。

湘簟怀人浑寂寞,穗城归梦正依稀。

遥知春晚应无事,载酒闻莺历翠微。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