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吹浪作银山,夜雪争妍布玉田。
风力渐衰波更恶,通宵撼我正安眠。
晓风吹浪作银山,夜雪争妍布玉田。
风力渐衰波更恶,通宵撼我正安眠。
此诗描绘了舟行风雪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首句“晓风吹浪作银山”,以“银山”比喻被晨风激起的浪涛,形象地展示了风力之大,将海水吹起如雪山般的壮观景象。次句“夜雪争妍布玉田”,则将夜晚的雪花比作装饰着玉田的美丽,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洁白与美丽,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后两句“风力渐衰波更恶,通宵撼我正安眠”,转折之处,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风力减弱后,波涛反而变得更加汹涌,即使在深夜,这些巨浪也不断地冲击着船体,让诗人难以安眠。这一转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反映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流露出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苏辙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风雪交加时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震撼与宁静并存的美。
匪嫌贫里累,聊使俗情捐。
一钵初为日,双趺不计年。
浮空杯渡事,探险石头禅。
从此东林月,无心处处圆。
顾家之妇由来美,玉映清心澹于水。
笄年已重士衡诗,闺日难轻道韫比。
忽移琴调是离鸾,从此青灯夜影寒。
鬓似严霜缘蜾祝,胆如黄蘖为熊丸。
老不愿中郎荐轩服,亦不愿大官供粱肉。
唯将一片立孤心,报取泉台万事足。
白日丽中天,氛翳浩纵横。
饥虎欲啮人,何必避豪英。
夫子邦司直,焉能不持衡。
抗疏排九阍,天听时未恒。
徙公大司农,欲以平两争。
伊余非良璧,委路任青蝇。
但令识者怜,甘为忌者憎。
公其振霄路,余当返岩耕。